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清华大学计算机论文3600字_清华大学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1-01-05 11:01:00

  导读:写作清华大学计算机论文3600字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都特别重视的,特别是对于毕业生或者是评定职称的学者来说,更是重中之重,而论文写作的好坏也都是会给将来的工作有很大好处的,本论文分类为大学计算机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清华大学计算机论文36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清华大学计算机论文3600字(一):清华大学计算机辅修专业人才培养实践论文


  摘要:介绍清华大学计算机辅修专业在招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配置等方面取得的办学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非电子信息类学生的、促进学科融合的、培养兼具专业知识与信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体系,并且针对课程体系建设及学生管理的新需求和新样态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辅修;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006-03


  中图分类号:G642


  1背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才知识结构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复合型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与成长,更有利于产生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出世界级的学术大师,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曾指出:“本科生应该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深入的知识,并且通过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知识。”[1]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2002年开始开设计算机辅修专业,培养非电子信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使他们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迄今为止共录取689名学生,毕业317名学生。学生主要来自于工物、精仪、机械、水利、汽车、航院、建筑、经管等专业。目前在学学生241名(包括外专业的研究生),学生数量相当于计算机系本科生的一半,学生来源覆盖大部分工科院系。


  2招生与录取——统筹兼顾,甄选优质生源


  清华大学计算机辅修专业设置之初,考虑到学生主修专业课程比较重,只有学有余力的学生才适合辅修计算机专业,因此录取辅修专业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伴随着计算机专业的迅猛发展,近5年每年报名计算机辅修专业的学生人数都是120~140人左右,我们的录取原则是挑选综合成绩优秀、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录取率一直控制在50%左右。考虑到计算机专业与各个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录取时还尽量兼顾各个专业。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工科院系,这为学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几年学校新增了8个辅修专业,包括机器人技术 电源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的许多房间。这项任务的难度更多地表现在它的全部加工过程要由我们自己来完成,包括全部印刷电路板和它们的插头插座,全部磁芯存储矩阵从磁芯的测试挑选到穿线工艺等。为此,我们系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生产车间。由于当时复杂的生产工艺条件还不能完全到位,装配好的全机总调稳定性成为一大难题,不易过关,致使这项任务于1964年方才最终完成,但仍在全校范围内受到表扬。我们的队伍在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中受到了全面的锻练,为进一步开发新一代计算机打好了基础。


  这个新一代计算机就是1964年我们自行研究设计的112全晶体管计算机,属于计算机的第二代。它是一台小型计算机。当时,美国开始流行的第二代计算机是IBM360系列机,它是最早的中型机系列。我们在缺乏参考资料的情况下,自行设计了独特的系统结构。例如说,它在机器内部直接用二进制符号绝对值代码实现加减运算,简化了浮点数操作和人机接口;它引入了“广义指令”的概念,实现浮点乘除等复杂运算,用最少的硬件实现中型机的功能。这台机器研制的主要困难在于它的制造过程。当时晶体管生产在国内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说国内第二代计算机研制的领先水平以科学院计算所的109晶体管计算机为代表,它需要的晶体管尚且要由附设的109厂专门研制和供应,我们的机器如果没有晶体管供货渠道的保证,它的设计再好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在北京市电子工业内部建立和打通了这个渠道,由北京计算机三厂和沙河半导体研究所协作,开发和生产合格的半导体器件,并由我系王尔乾和有关教师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测试开发工作,终于使我们的第二代计算机在1965年底奇迹般地诞生了。后来,我们系车间曾经小批量生产小型计算机,开始的型号就是我们自行设计的112机。后来,我们在DJS130和140小型机研制任务上又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定型工作,为我国计算机的序列化和推广应用作出了贡献。但那已经是进入70年代属于第三代计算机的后续时期了。


  1969年我被派往江西鲤鱼洲农场进行劳动锻炼,1971年最后一批随农场撤回北京,又在学校发电厂继续劳动一段时间。回到计算机系时,第三代大型计算机724机的研制任务刚刚开始。我被分配在运算控制器组,组长是王克宏。我得知724机已经是一台设计好的计算机,服务于卫星跟踪任务,指令系统等系统结构参数都已固定。我们的任务只是把提供的全部设计资料消化吸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改进,进而产生插件板和机架布线等工艺资料,并进行生产和调试。由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运算控制器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同步式自动机,严格地按照时钟频率的节拍工作,我们用图表(格)形式把这个时序过程描写出来,称它为操作表。这样既易于理解,又便于发现设计中的错误。它的最大好处是用图解方法比用语言方法更加直观,易于发现每条指令所需的最少周期以及哪些指令可以共享同一组控制命令。这样我们运算控制器组完成了最佳化设计,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后来我由于与谢锡迎等被派往南京开门办学,没有机会参加724机的总调和交机,但整个过程我还是很清楚的。在南京我和从无线电系同样派去开门办学的王汉生合作开发了图形显示终端,算是有了一点成绩吧。


  我们开展第四代计算机的研究是在10年“不闻窗外事,只读圣贤书”的闭塞时期之后,当时我们对国际计算机的发展已经是很生疏了。我仍记得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例子。那时我们开始被允许接待外宾了,和他们讨论问题时甚至会遇到一些新鲜专业名词而不知其准确含义。经过努力,到1979年,我们系组织一个5人小组访问美国11所著名大学时,我们已能够应对自如,主动地完成被赋予的学习交流任务,为回国后重建我们的计算机系和确立新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这些新的研究方向,从本质上说,是围绕第四代计算机的发展来进行的。


  第四代计算机起源于1978年美国Intel公司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首先研制出微型处理器芯片。它奠定了第四代计算机赖以发展的技术基础。我们系在此后新的发展时期中在下列方面体现了它的影响:


  (1)制造计算机不再是计算机系的附属车间能全部胜任的工作。为此学校建立了新的半导体专业和配备精密制造工艺设备的实验室或超洁净车间,但它属于无线电系。


  (2)初期的微处理器芯片尚不是一台完整的微计算机,至少需要配备内存储器和外设接口才能构成一台最低功能的单板计算机。但如此简单的新型微计算机依靠VLSI技术却开辟了计算机普及和应用的广阔领域,例如人工智能,过程控制,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它们分别成为我们系有关教研组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3)微处理器及其代表的VLSI技术成为第四代计算机的发展动力,构成各种类型,规模和应用对象的计算机系统。它为我们系另外几个教研组在计算机系统设计方面衍生出新的研究发展方向,包括微型计算机组织和设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我工作在系统结构教研组,亲身经历了1979至1988年我们组的科研工作。最早引起我们兴趣的科研方向是互连网络和并行处理。我和王鼎兴、沈美明合作编写了《并行处理计算机结构》一书于1982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当时比较热门的课题是巨型计算机,它属于多处理机类型,即多个处理器通过互连网络和多个并行存储器模块连接成一个大系统,解决单一的巨型题目。研制成功的典型机器首推美国的CRAY机。它通过大量寄存器组向多个流水线函数部件源源不断地供给数据,以达到高速处理的目的。因此,它属于按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模式工作的向量计算机一类。它能较好地满足国防气象等应用领域的需要,但处理速度取决于应用程序的向量化程度。由于它耗资巨大,没有国家级任务,是不适合我们的研究环境的。实际上我们从1980年开始就在另一方向研究用多台微计算机组成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这种系统速度较慢,但成本低,应用灵活,能较好地适应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处理模式的需要。因此,我们这项工作被确立为国家教委重点科研任务,命名为THUDS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经全组师生的积极努力,于1987年圆满完成任务,通过了专家组鉴定,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结合这项科研任务,单凭我参与次数的统计,我们组曾经发表了至少23篇文章,包括我们教研组集体在国内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杂志1984年第1期至1985年第3期上发表的11篇连载文章,用以介绍这一新的科研领域。另外,我们组在完成国家863计划的任务上作出了更大的成绩,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方面完成了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就这样,我们系经历了从计算机的第一代到第四代的锻炼,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近30年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使我们系的专业重新成长为在全国和国际有影响的第一流专业。因此,我们多次被评为重点学科,第一批被赋予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这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值得指出的一点是:在我们全系于199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之前,早在1981年我们就已经在计算机系统与结构学科评审中被赋予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并指定我为唯一的博士导师。我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科学技术评审组组长,亲身经历了这一光荣的历史时刻,至今不能忘记。在欢庆我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50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母系更加进步,兴旺发达,以现代计算机本身前所未有的特高发展速度继续向最高峰迈进。


  作者简介:金兰,男,1927年出生,湖南长沙人,教授,1945年入西南联大电机工程系34班就读,1946年学校迁回北京清华大学原址,1949年毕业留校任教,1952年公派赴苏留学,1957年获副博士学位,并回到清华任教,参与筹建自动控制系,直至1991年离休。曾任副系主任兼计算机教研组主任、高性能计算机教研组主任等职。兼任校务委员会和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评议组组长、还曾先后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执行委员兼计算机学报付主编、普及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1988年亚太地区计算机教育学术会议主席、国家教委全国大学计算机教材编辑委员会主任等职。1984-86年先后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州州立大学分别邀请担任访问教授。离休后受聘于美国弗雷斯洛加州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任教,随即获得该校终身教授职位。

相关文章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