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基础教育论文7500字_中国基础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1-01-18 10:03:00

  导读:中国基础教育论文7500字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论文太难了,本论文分类为基础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中国基础教育论文75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国基础教育论文7500字(一):“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论文


  摘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是新时代基础教育育人方式转型提出的重大命题。“五育”本来是一体的,但在当下中小学教育内外生态中,“五育”常常被分隔,“五育”过程条块分割,进而导致办学目标远离育人初衷。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智育独大教育评价观,工具化和短视化人才观以及教师综合素养相对不足等。“五育”从分裂走向融合,应从树立“五育融合”观入手,多元协同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生态合力,聚焦共生型和多元化的课程生态、教学生态、资源协同生态、教育评价生态以及教育治理生态重建等举措。


  关键词:“五育融合”;智育独大;全面发展;教育生态重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要求:“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从“五育不全”到“五育并举”再到“五育融合”,就是回归教育最基本的初心上来,是大势所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追求真正的高质量和高水平教育,重在高效培养更加全面的时代新人。本文尝试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就新时代“五育融合”的含义、思想渊源、价值深意以及如何打破“五育”之间的边界和屏障生态重建等问题做些初步思考,以引发教育同仁们作更深入的思考与实践。


  一、什么是“五育融合”


  何谓“五育融合”,见仁见智。从语义学分析看,理清“五育融合”的基本含义,有两个前提性概念需要阐明。一方面,何为“五育”?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看,“五育”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要有其他教育利益相关者——家长、社会和受教者本人等。“五育”的内容也不仅注重德智体美劳各自学科内容上所体现的“善”“真”“健”“美”和“实”学科素养追求,更要注重“五育”之间的相互交叉,互相渗透。比如,体育学科的教学与实践生态不仅有健康知识与技能的追求,还要有体育规则伦理、体育智慧、体育审美、体育实务价值的培养,通过“以体树德、以体启智、以体健美、以体促劳”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科素养的整体育人效应。其他各育,如德育、智育、美育与劳育的系统化开展同理。另一方面,如何理解“融合”也很关键。《现代汉语词典》将“融合”一词定义为:


  “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由此可见,融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并列或补齐拉平,而是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相互聚集、渗透,生成新的有机整体。聚集是融合的前提,只有几种不同的事物聚集在一起,才有可能实现这些事物的融合;渗透是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一个新的事物的生成。


  质言之,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五育融合”,不是“五育并举”,更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简单拼凑和叠加,而是将“五育”聚集于学生的课程、活动中,并相互渗透,从而实现整体“五育”的生成。正如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所说:“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美育不好是廉价品,劳动教育不好是赝品。对培养孩子而言,德智体美劳就像一朵花的五个花瓣,本身就是一体的,哪一个花瓣都不该缺”。


  可见,“五育融合”,不仅是一种教育价值观,也是一种教育 的综合能力,并使他们形成独立的思考范式与行为习惯。当中国的学生陷于记忆、背诵、演练考试内容的时候,“雷夫式”教育则要求孩子们从小就按照文献调查、论文写作、社会调研等逻辑方法来认识、研究问题。这些正是我们社会实际生活中最有用的能力,即知识搜索与概括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


  3《第56号教室的翻迩》给刻门的启示


  3.1变“师本教学”为“生本教学”


  鉴于“雷夫式”教育理念的影响,我们教育的中心环节应从“教师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这种“生命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石和重要途径,对学生核心素养起着奠基和引领作用[4]。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解放学生的思想枷锁,让孩子们拥有更多自行探索的空间。对于学生而言,探索知识过程的本身就是一种成长的体验。许多中国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想法增强,也会最大限度的避免其对于学习的厌烦心理,而厌烦心理的根源来自于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过程中的长期“填鸭式”逼迫。


  3.2丰富教学形式,在放松中传播知识


  以“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为最高目标,雷夫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了这个最高目标的下位目标体系[5]。在教学过程中,雷夫开设了精彩纷呈的课程与活动,如在班上发行虚拟货币,让学生通过劳动赚取所得,不能赚得足够买桌椅钱的学生只能坐在地上上课,这是教育以技能的形式回归生活的具体体现[6];在班级上开设棒球、舞蹈、莎士比亚戏剧等课程,以丰富多彩的手段帮助、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文明、社会的发展,以及所处的客观世界[7]。然而,教育实践不是一个能够照搬某种理论或别人经验就可以解决现实问题的181受限于教学内容的繁重和升学率等各方压力,这样“雷夫式”教学模式在中国的中小学中简直难以想象,如果教师本身在教育教学上的“创新”思想都被学校或社会无情抹杀,又怎么能奢望这样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富有“创新思想”的学生呢?


  我们不必过分替雷夫班级上孩子们的成绩担心,因为在雷夫的班级中,学生成绩出奇的好。有记者采访时他解释了秘诀:“我的学生考试成绩好是因为他们是放松的。……我希望达到的,不是说考试成绩怎么样,而是我在一年中让他们学到了什么生活技能,他们不是为考试而学习,他们是为了能够获得生活中使自己受益的知识而学习。让他们很放松,他们就会考得很好。”出于现实的考虑,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效仿雷夫老师,但是,知识不过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可以思考如何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知识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生动,而不是一味枯燥地灌输考试知识。


  4结论与展望


  雷夫不“唯分数论”,他重视教书的同时,更重视育人。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强调成绩而忽略了孩子情商的发展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忽略了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忽略了孩子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的初、中等教育就是本末倒置的。也许孩子眼前的成绩很好,但是由于缺乏在未来竞争与发展中必需的“软实力”,孩子将来很容易在各种挫折中败下阵来。作为初、高中教师,我们要学习雷夫老师,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倡导快乐学习,因为“乐观是所有优秀教学的基础。学习成绩只是体现孩子综合能力的一部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一名教师最崇高的职责。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老师是神圣的和值得信任的,教师应该以一名朋友的身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


  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应该充分借鉴其思想的内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他为我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完成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化改革,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增强民族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相关文章

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些家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如何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环境、如何处理个人和家庭问题,以及如何确保孩子的健康发展。

2023-09-09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