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小学环境教育论文4700字_小学环境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1-02-23 11:22:00

  导读:小学环境教育论文4700字应该怎么写?想必对于这方面的职业学者来说写作论文已经是尤为常见了,并且也都是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说证明自己的能力,本论文分类为环境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小学环境教育论文47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环境教育论文4700字(一):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启示论文


  摘要人类的未来要靠孩子,要依赖于地球环境。当代孩子所受的环境教育,完全能够左右将来环境变化。因此,环境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小学的环境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监督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处理环境问题和践行环境保护成效突出的国家。日本学生在环保意识和环境实践方面令世界瞩目。通过对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讨论,我们试图找到有效的策略来改善中国小学的环境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日本小学环境教育启示


  一、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


  试分析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1.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启蒙阶段


  日本学校的环境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当时日本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由此产生的公害问题也随之日益严重,尤其是著名的水俣病等“四大公害”,不仅造成了海洋污染、水土污染以及大气污染,而且对日本国人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公害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出台了“公益事业基本法”,公共危害教育逐步渗透到学校教育中。1964年日本政府又成立了“东京都市中小学公益对策研究会”。1967年设立了“国家中小学公益对策研究会”。1968年,文部省修订小学课程标准,在社会科学教学大纲中首次明确提出应开展公害学习,这也是日本小学教育中第一次使用“公害”这一术语,它表明日本初等教育对于环境问题和生命与健康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日本小学的环境教育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以公共危害教育的形式诞生的,以社会污染问题为契机。


  2.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初步实践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在各个国家都不断暴露出来,世界环境日益恶化。在这个时代,美国于1970年首次颁布了“环境教育法”,这在世界环境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历次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之后,逐步明确了环境教育的目的,阐述了环境教育的基本框架及其哲学理论,提出六个环境教育的具体目标,并倡导世界各国努力改善环境教育。随着国际环境教育的不断发展,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概念也被引入日本。1974年,日本文部省制定了“环境教育的基本课程”这一特别研究计划。1975年,日本政府适应世界环境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设立了“全国中小学对策研究会”。为了研究环境教育,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日本还建立了以大学为中心的“环境教育研究会”。由此,“污染教育”开始转向环境教育。这一时期,日本在确立基本环境教育理念的同时,在学校教育环节中也进行了实践性的研究,1977年和197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课程标准高度重视人类和环境、人类能源和资源以及对生命的尊重等环境教育的内容。因此,日本小学的环境教育正式进入实践探索阶段。


  3.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综合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科技的进步,公害治理技术的大力开发和利用,加上公害治理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使得日本产业公害问题得到明显控制。这一暂时的 议程》中建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境无害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和行动。”1995年在雅典举行的环境教育研讨会更是明确要求:“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环境教育现在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这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环境意识普遍缺失,是中国教育的重大损失


  去年云南团省委对500名18~35岁的青少年和团员青年参与生态环保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表明:“目前,青少年参与生态环保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不强,环保意识也不强。甚至一些人认为,保护生态,治理污染是社会或政府部门的事,生态环保道德教育与青少年没有关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段昌群教授认为,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环境教育体系缺失”导致的,“我们的环境教育体系零散、内容不到位,没有把环境教育作为基础知识的内容融合到教育体系中。”


  中国的环境教育起始于1973年,现已形成以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环境保护专业教育、在职教育、环境保护社会教育四大部分组成的全方位环境教育体系,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将环境教育写入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中,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环境教育指南》,把环境教育定位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但是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驱动,所有的人、财、力都趋向于升学率,因此事实上环境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形式采取的是渗透式不单独设课,在现行的各科教材中,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虽然都包含了一些环境知识,但都是支离破碎、一鳞半爪,数量既少,内容又肤浅,基本上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同时缺少从事环境教育的专门人才,教师缺少环境知识的必要培训,因此就很难谈得上对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有系统的、深层次的认识。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基础环境教育应该加大教育的改革力度,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把环境教育真正贯穿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


  二、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1.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目标


  1975年《贝尔格莱德宪章》阐明了环境教育的目标:“促使全世界人类去认识并关心环境极其有关问题,并促使个人或集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和新问题的知识、技能。”可见,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目的是使全体民众对环境及其伴随的问题有所认识,并解决环境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英国是世界上环境教育开展较早的典型国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环境教育体系。英国国家课程对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教育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内涵分别对应和诠释了卢卡斯模式的三个主题,即“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借鉴英国的经验,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也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教给学生环境及其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是“关于环境的教育”;(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的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给学生交往、计算、学习、解决困难、合作和收集处理信息的六种技能,是“在环境中的教育”;(3)态度目标,通过渗透式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是“为了环境的教育”。


  2.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内容


  (1)环境教育内容选择要求:一是具有时代感,反映当前环境保护的最新动向及重大环境问题。例如“淡水资源枯竭”、“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等等環保主题都是我国面临解决的环境问题,让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使命感和责任感。二要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例如“白色污染”、“沙尘暴”、“空气污染”使学生感到环境问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2)环境教育的具体内容:一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他们产生关心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动力;二是让学生学习我国的环保法规及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条例,了解一些环境保护基本概况,使他们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掌握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同时,可根据环境教育的内容,分层实施环境教育:小学阶段为起步层,初中为发展层,高中为提高层,分别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内容的环境教育。


  3.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机制完善


  各中小学应重视和加强环境教育的领导,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策略,将环境教育内容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对学校的环境教育与环境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例如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在其组织协调下,学校各部门积极开展相应活动,教务处和教研组负责“环保课程”的落实,教研室与年级组长负责“环保队伍”的建设,政教处和团委负责“环保活动”的实施与宣传,总务处与后勤组负责“绿色校园”的创建,自然、生物、地理、化学等老师担任具体指导老师。同时,制定环保教育的措施和奖惩条例,实施过程中作好检查记录。


  (2)学科渗透,活动优化,注重实效。


  教师观念


  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加强中小学校教师环境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环境意识。对教育工作者进行环境教育方面的培训,经历了两个阶段。初期主要传授“关于环境的教育”,介绍环境保护知识。后期的培训在内容上分为环境教育理论和方法、具体的监督操作两个部分,以期做到理论、实践、操作三者的统一。通过环境教育培训使教师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激发解决环境问题的热情,认识环境教育的深刻内涵和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教师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必将为环境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科教育


  在学校中,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就在于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和结合。为了使环境教育与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融为一体,我们可以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地理、政治等学科中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编辑成《学科环境教育渗透一览表》,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参考资料,让教师自觉地、系统地、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传授环境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的环保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精心研究和设计环保的教学过程,将环保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们还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抓环境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各学科教师都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不缺乏环保教育的机会,关键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细致的心。


  环保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如下形式:


  首先,培养高尚的生态情感是环境教育的最高境界,走近自然是培养生态情感的最好课堂。大自然是养育人类的母亲,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投进大自然的怀抱,使学生体验并欣赏自然,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进而产生对自然的爱,并因此从内心深处萌发关怀自然生态情感的自觉性。


  第二,环境教育是一种感知性的教育活动,通过亲身体验与调查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感知活动中得到理性的提高进而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和价值取向。例如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考察遭受严重污染的河流,通过亲身感受写好调查记录并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例如“这些污染物是可以治理的环境污染是可以避免的,可人们为什么这么做?经济发展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吗?”等等。


  其次,还有其它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积极倡导学生读环保方面书籍报刊,并要求写读后感;组织学生动手参与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劳动,每个班级分别有各自的“绿化、美化责任小区”;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社区、走上街头、插挂彩旗及宣传标语、散发环保宣传单、清扫绿地、捡拾白色垃圾、刷洗电线杆上的非法小广告、废电池回收活动;每逢3.12植树节、3.22世界水日、4.22地球日、6.5环境日等环保日和资源日开展相关活动等。


  (3)德育教育,知行合一,有机结合


  宣传教育


  图书馆、阅览室提供环保书籍和报刊让师生尽情阅读;校园广播、电视台定期转播《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校无处不见的各种花木铭牌,环保警示标语,时时提醒师生爱护绿地,爱护生命;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手抄报处处是环保宣传的阵地,形成了处处会说话的大课堂,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同时,教师以身作则,广大教师时常“弯弯腰”,这些举动如春风化雨,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也养成从小事做起的“随手习惯”。


  养成教育


  环保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环保观,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通过制定文明公约、建立卫生责任区、开展卫生评比、校内实行垃圾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将环境教育纳入日常行为规范中,只有把环保教育工作细化得更具体、更实际,使学生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更牢固。


  班队活动


  班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喜欢,是环保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班可以通过开展环保主题班会,成立班级环保小队,出版环保班刊登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环境、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家庭教育


  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家庭是学校环境教育重要的合作伙伴,为此我们在开展环境教育中应十分注重挖掘家长教育资源,渗透环境教育转变其教育观念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如通过召开家长会,定期举办有关环境保护专题讲座,发放倡议书向家长宣传环境教育的意义、传递环境教育的信息讨论人與环境的关系以及周围环境污染的危害提高家长的环保意识使之渗透到生活中,形成学校启发家庭—家庭影响社会—社会又潜移默化作用于学生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论语》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当今人类的生活环境告诉我们,环境教育是刻不容缓了,而中小学教育更应该以此为目的,在课堂和生活中,“润物细无声”地教育学生,未来的世界将是干净的、绿色的、和平的!

相关文章

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些家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如何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环境、如何处理个人和家庭问题,以及如何确保孩子的健康发展。

2023-09-09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