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新闻学硕士论文4000字_新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1-03-06 11:00:00

  导读:新闻学硕士论文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论文太难了,本论文分类为新闻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新闻学硕士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学硕士论文4000字(一):地方高校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当前地方高校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堪忧。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现实践驱动,是地方性高校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212-02


  新闻学概论又称理论新闻学,与新闻业务、新闻史论“三足鼎立”,共同构筑形成新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新闻学概论课程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肩负着传授学生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重任,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新闻专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素养。新闻素养是新闻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基础和核心。“它深植于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意识深处,表现为极其迅捷的新闻敏感性和入木三分的新闻洞察力。”[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新闻职业素养的培育和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建立在持之以恒、扎实严谨的长效熏陶和浸染之上。但是,当前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沉闷枯燥者有之,急功近利者有之,敷衍了事者有之,照本宣科者有之。凡此种种,与新闻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与当前我国日新月异的新闻业界的迅猛发展势头格格不入。高校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急迫性和严峻性可见一斑。


  一、当前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困境重重


  (一)课程教学学期和时数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教学目标达成的困难


  新闻学概论是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新闻学理论体系,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专业逻辑思维和专业职业理念,是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对技能技巧的掌握,可以通过长期的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而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和融会贯通则需要一定的實践经验和切身体验作为基础。然而,地方性高校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一例外地都遵守“先概论后专业,先理论后实践”的课程设置原则,不约而同地将新闻学概论课程开设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此时的大一新生还未完全从高中的学习心态和知识经验中抽离出来,其懵懂和茫然不知所措可想而知。这种违背认知基本规律、越过感性认识的理论知识灌输,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是学生要么凭空想当然,要么一知半解,教师苦口婆心却事倍功半。同时,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更侧重于应用型和实践性,对理论课程教学课时的安排极少。而新闻学概论课程体系庞杂,牵涉的知识面广。由于课程教学时数的限制,对课程教学基本知识点的讲解显得仓促紧张,更不用说娓娓道来其来龙去脉了。显然,老师无法讲深讲透,学生也无法真正领悟到位。


  (二)学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容易造成教学相长上的隔阂


  新闻学概论作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专业中的一门理论性课程,本身的处境就颇为尴尬。新闻学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学”和“术”之争,而课程的理论性质与学生对媒介工作的职业期待存在很大的落差,很多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对学科体系的构成认知存在很大的误区,他们狭隘地认为新闻学专业的学习就是新闻业务能力的培养,甚至抱着即学即用的心态,指望仅仅通过新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就能全面地掌握所有的新闻工作业务技能。


  另外,社会的浮躁心态和实用哲学无疑对学生的专业认知和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对新闻摄影摄像、画面编辑等课程和PR、PS视频编辑软件的学习显得较为主动,而对理论性课程则抱有强烈的排斥心态,甚至目光短浅地认为学习理论知识对今后的工作毫无用处。地方性高校新闻专业中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论调甚嚣尘上,对理论性课程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非常不利。显然,“一个缺乏扎实宽厚的专业和人文素养的新闻工作者将会成为他今后职业生涯继续发展和不断提升的最大障碍和瓶颈”[2]。如何激发学生对理论性课程的兴趣,怎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是摆在地方高校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


  (三)教师队伍知识能力结构的不完善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当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表现为专业素养不过硬、知识能力结构残缺等情况。目前,地方高校新闻专业的师资力量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从学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包括本科和硕士),这类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教育背景和理论积淀,但由于我国新闻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情况,而 的案例和失败的案例)进行深度的探讨和分析,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眼光和把握媒介市场的能力来说,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各相关院校都积极开设经典案例类课程,相关的案例课程涉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各种媒体,涉及传统和新兴的经营等知识,如纸媒营销经典案例、数字广播发展经典案例、电视深度报道经典案例、广播电视融媒体运营经典案例、网络与新媒体运营经典案例、网络传播经典案例、媒介融合经典案例等,不一而足,不胜枚举。


  这些经典案例类课程的开设,既能够使学生了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运营现状,也能够使学生把握各种媒体在新闻报道与策划等方面的情况,还能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各类有价值的媒体营销手段。在掌握这些知识以后,学生就能较好地把握大众传播媒体市场的状况和运行趋势,毕业之后就能够较好地参与到新闻信息的生产和媒体的营销中,在推动各类媒体迅速发展中把握舆论引导的方向,真正使大众传播媒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将发展新闻学、发展传播学倡导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当前新闻学专业经典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经典案例教学在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新闻眼光和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各相关院校也较为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选择不够经典


  经典案例类课程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经典的,如果只是随便选择一些案例来开展教学,课程开设的作用就大打折扣,甚至会一无所获。如在开展报纸如何拥抱网络媒体的教学中,只选择一些不痛不痒的案例,讲一些不知名的报纸突围的一些小经验,就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只有选择如《南方都市报》的融媒体平台打造等案例,才符合媒体创新发展的要求,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在这方面,很多教师还会选择付费墙等案例,但是选择的案例不是《南方周末》等付费阅读的案例。选择没有特色的案例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只将案例作为背景材料进行展示而大谈与案例无关的内容


  在案例教学中,很多教师选择的案例是较为经典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只将案例作为背景材料,引出其想谈的与案例相关性不大的内容。也就是说,有不少的教师只是将经典案例作为一种引子,在简单展示背景材料之后,就对媒体策划、报道、运营等侃侃而谈,所谈的成功或者失败的内容与相关案例的结合度不高,只是进行一般的讨论,甚至有些观点还是比较陈旧和偏颇的。这种以单个案例判断整个媒体行业的教学方法,容易把学生引入歧途,单个案例的特色在哪里、为何成功或失败等,都应该紧密结合其运作案例来谈,而不应该只是将案例作为引子,大肆谈论其他的内容。教师需要做的是使学生从个案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充分挖掘案例中的特色做法,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更好地独立分析大众传媒运行的得失。


  (三)只重视对案例的介绍而忽视对案例中所富含的信息价值的挖掘


  一些教师在选择相关的案例之后,从学生希望听到猎奇故事的心理这一角度出发,对案例进行长时间的介绍,如在讲到默多克集团的运作时,讲述邓文迪如何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坚持坐头等舱、默多克的得力助手如何在头等舱中和邓文迪相识并推荐其去香港某媒体工作、默多克如何与其前妻离婚、默多克与其前妻签了什么樣的遗产继承协议、默多克如何与邓文迪结婚又生了孩子、默多克如何与邓文迪离婚等,这些八卦新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吸引过来,就能够讲授默多克如何运作自身的媒体帝国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教师在讲完默多克的八卦故事后,往往不会对其媒体帝国的运作进行有效的分析,而是列举几个数字,如默多克集团的员工有多少、广告收入有多少、整个媒体集团的盈利有多少等,没有分析默多克在媒体帝国的经营中如何起家、如何保持媒体集团的帝国地位、如何开展海内外的经营、媒体帝国未来何去何从等。毫无疑问,这样只注重讲案例而忽视分析的教学方法是失败的,这样只能使学生了解到一些奇闻逸事,不能使学生知晓如何运作大众传播媒体。此外,要使教学效果更好,还需要向学生介绍默多克旗下的新媒体运营并不那么成功的案例,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三、新闻学专业经典案例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路径


  (一)坚持寻找经典案例


  案例是案例类课程极为重要的素材,没有经典的案例,是无法开展经典的教学的。在经典案例类课程中,要选择能够代表某一潮流或者某一方向的案例。如在讲到纸质媒体如何借助新媒体突围时可以选择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的智能媒体平台建设等案例;在讲到电视媒体的发展时,可以选择湖南卫视等媒体作为案例;在讲到新媒体的运营时,可以选择将用户思维运用得恰到好处的媒体;等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坚持寻找经典案例,就需要教师静下心来,认真寻找、阅读相关的资料,及早备课、思考,而不是临时找一些案例来凑数。不经典的案例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因为其没有特色,没有足够的信息可供挖掘,在对其进行分析的时候就显得极为单薄、枯燥乏味,而经典的案例富含众多可供教师、学生挖掘的信息,可以将案例与现实结合起来。如在讲述《华西都市报》的“i战略”时,就可以从《华西都市报》赋予“i”的特殊含义、“i战略”的价值、“i战略”的布局、“i战略”使《华西都市报》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等方面来讲解,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二)将讲故事和深度分析相结合


  讲好故事是使学生对相关的案例感兴趣进而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和发言的前提,深度分析是给学生带来启发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把讲故事和深度分析结合起来。如在讲用户经营时,可以利用小米公司吸引用户参与品牌价值共创的例子来教学,将小米公司的品牌社群构建过程,包括如何坚持“为发烧而生”的理念、如何运营荣誉开发组、如何打造“领先用户”、如何兑现对用户的承诺等,较为详细地讲述出来,使学生对相关的案例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地分析小米手机对用户思维运用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及其对媒体梳理用户思维的借鉴意义等,达到讲故事和深度分析相结合的目的,以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通过这一案例思考用户思维的打造策略。


  (三)在案例教学中注重“五性”相结合


  经典案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媒体运作的技能技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注重在案例介绍、阐述的基础上做到经典性、系统性、热点性、典型性和启发性“五性”相结合。经典案例类课程需要做到:寻找经典案例、系统性地介绍案例、结合当下媒体运营的热点问题对案例的典型性进行剖析,使学生真正受到启发。做到这一点,案例教学就比较成功,相关的教学就能够在“引导为先、主体突出、尊重学生、严格程序”的原则下进行,对提升教学效果极有帮助。


  (四)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选择案例并进行分析


  在案例教学中,每讲到一个主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寻找一些相关的案例,并利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案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这样一来,既能够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相长。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就算是让学生自己选择案例进行分析,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推动者和鼓励者,其角色定位是要领导新闻案例教学的全过程”[2]。


  四、结语


  经典案例类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眼光,提升学生在把握大眾传播媒体发展现状、运营策略和发展走向等方面的能力有巨大的价值。因此,各相关院校应该高度重视经典案例类课程的开设和具体的教学问题,使教师有效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真正从案例教学中窥见媒体运作的全貌,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


  作者简介:杨逐原(1983—),男,贵州纳雍人,研究生,新媒体博士,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出版。

相关文章

刺绣,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时尚感。本文将探讨刺绣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其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个性化的风格。

2023-09-07

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设计艺术是花卉观赏和园林美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增强园林的审美效果,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2023-08-31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