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新闻学最新论文5600字_新闻学最新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1-04-13 10:05:00

  导读:新闻学最新论文5600字很多人在写作的时候总是犯难,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写比较好,其实想要写好论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他人的写作方式,本论文分类为新闻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关于新闻学最新论文56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新闻学最新论文5600字(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忠诚度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认知理论出发,通过对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调查,分析学科外因素、课程因素、教师因素和发展因素四个方面对其影响。通过对一学期后保有率和从业率分析专业忠诚度状况,结合影响专业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因素,探讨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忠诚度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专业满意度;专业忠诚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102(2021)01-0053-04


  随着新媒体发展,传统媒体经历了危机,大量受众、广告流失,发行量和利润双下滑,给记者编辑带来了职业危机。新闻业危机也直接反映在新闻传播教育上,目前我国318所高校设有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了应对变化,高校纷纷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在转型中将培养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作为共识。安徽大学江淮学院逐渐摸索新闻学专业的错位培养模式,旨在体现应用性。本文通过对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调查,了解影响应用型高校新闻专业学生专业忠诚度的主要因素,以稳定学生队伍。


  一、研究综述


  (一)学生认知和应用型定位


  认知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察和理解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错误的直觉和理解。根据艾利斯ABC理论,如果人们有正确的认知,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他们的认知是错误的,则他们的情绪和行为都可能是错误的。


  学生对应用型教育认知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专业的满意度(情绪态度)和忠诚度(行为)。调查显示2020届新闻专业毕业生考研报名率接近50%,2019级新生期待考研率达71.5%,考研的主要目的为提升学历。这明显与应用型高校定位是不符合的,这种认知错位将会对学生判断、思维以及行动产生影响。


  (二)满意度与忠诚度


  学生满意度的理论来源于顾客满意度,①学生课堂教学满意度就是指学生对高校课堂教学服务的期望值与实际体验该服务的感受值之间的差距。②杨■等对四川大学本科生所做的满意度调查,重点分析了本科教育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认为兴趣、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学习氛围、深造等因素和学生满意度成正比。沈阳师范大学的唐卫民老师也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专业忠诚度则关注转专业后的保有率和从业率。在《美国新闻专业学生专业忠诚度分析》(柳旭东、张瑞瑶)一文中,提出在应对“一切都在变化”的环境时,更要关注学生,尤其是这些学生在学校期间对该专业的忠诚度,即他们能通过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对新闻业的坚守。③也有学者将专业满意度与专业忠诚度正比化,认为如果学生对于自身的专业拥有着极高的满意度,就会对自身的专业具有极高的忠诚度。④肯定了满意度对忠诚度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对安徽大学江淮学院2018—2015四个年级新闻学专业学生进行普查,对毕业五年内的新闻专业学生随机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27份(Cronbachα系数0.866,KMO值0.888,P=0.000)。


  个案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了解转入和转出新闻学专业学生转专业动机和新专业适应程度。


  文献调查通过对历年招生录取数据的对比,了解报考志愿填报、录取志愿顺序对专业满意度的影响。一学期后转专业数据对比,了解新闻专业保有率,分析影响保有率的因素。


  专业满意度考核指标指问卷五级评分和各因素中设置的反馈。专业忠诚度主要通过一学期后专业保有率和毕业五年内从事情况考核。围绕个人因素、教师因素、课程因素、发展因素四个方面展开。


  三、问卷分析


  (一)个人因素分析


  1.志愿填报


  將新闻学作为志愿之一,占82.32%(其中第一志愿占48.17%),未填报被调剂录取的人占12.8%,一学期后申请转到新闻学的占4.88%。


  填报并且录取的同学中,3.7%的学生选择以新闻为理想,第一志愿报考;68.89%的学生对专业不太了解,但是有点兴趣,愿意深入学习;27.41%的学生对专业毫无了解,随便填写,这部分学生主要集中在四五六志愿,他们和调剂录取的学生流出率最高、忠诚度最低。


  2.专业了解


  “专业教学计划的了解程度”平均分2.12。主要集中在2分(52.44%),1分和3分分别占20.73%和21.95%,完全了解仅占0.61%。


  3.理论联系实践


  “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平均分为2.74分,高分比例偏低。学生认为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但影响有限。


  “能否以公开形式对新闻事件作出公正评论”平均分为2.41分。该题强调公开形式和公正内容两方面,考查学生的媒介素养、主动引导舆论的意愿。


  图1中,在3分处“感兴趣才会发表公正评论”仅为11.66%,而4分比例再次提升。结合个案访谈,学生表示开始调动理论知识理性思考如何公正的评论。证明学生对专业身份的认可,开始树立思想忠诚度。


  76.22%的学生有过且能够公开公正评论新闻事件。主动将专业知识体现在行为中,是专业忠诚度理论中行为忠诚论的主要观点,越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越能提高行为忠诚度。


  (二)课程因素分析


  1.兴趣方面


  开放式问题“最感兴趣专业课”答案涉及几乎所有专业课,平均每人填写2.3门。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影响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仅3.06%的学生未找到兴趣点。但答案受学生个人情感、兴趣、教师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需要加强教学”问题中,“专业技能模块”占67.07%;实训课、实务课、史论课分别占18.29%、10%和4.27%。此需求符合学校应用型定位。个案调查显示,学生对技能课程的学习期待明显高于理论。课程尤其是新媒体技术、影视后期、摄影(像)等技术渴求,但对 经验,可以成为“新闻学理论”全学段贯通的借鉴。《华盛顿协议》和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充分体现了OBE理念,其集中體现在《毕业要求与职业能力》(GraduateAttributesandProfessionalCompetencies)的12条框架性要求[5]。“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是OBE实施的原则之一。正向设计是课程导向,教学设计从构建课程体系入手,以确定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适切性。反向设计是从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再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最后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具体过程采用6个步骤:根据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确定毕业要求指标点、根据指标点确定课程体系、根据课程体系确定教学要求、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内容[6]。


  OBE教学理念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将学科知识导向转变为学生学习成果导向,为“新闻学理论”课程全学段贯通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能在课程设置和发展上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OBE反向设计的6个步骤,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为“新闻学理论”本硕博课程内容设置和连接提供了操作指南。


  如何理解“新闻学理论”课程学生学习成果导向?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将教育目标体系分解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包括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情感领域包括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动作技能领域包括:直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和创作[7]。就单一的课程而言,需要将布卢姆的教育目标体系转化为课程目标。“新闻学理论”作为新闻学的专业核心基础课,课程的学习成果不仅仅包括获得关于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知识,还应该树立整体的学生课程成果观,即基于“新闻学理论”课程的学生学习成果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知识、能力、价值的统筹。


  具体到新闻理论类课程的学生学习成果包括:学生对新闻传播规律相关知识的了解、运用、评价等;学生对新闻传播现象、新闻思潮的分析辨别能力以及学生研究创造的能力;学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新闻传播促进社会民主、国家发展等观点的确立;新闻传播伦理和情感的培养等。


  在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基础上,综合课程发展的外部社会需求(如培养新的新闻从业者、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层次新闻人才、提升公民新闻素养)和内部学科知识发展需求(如在技术、新社会发展引领下的学科知识更新),制订课程目标,从而拟定本硕博不同层次同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不同学段“新闻学理论”课程贯通统一于课程“产出”,“把焦点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学校、教师‘教了什么’,课程设计回归学生毕业后能‘带走’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具体的课程要求,强调围绕学生的学习任务、专业设置、职业范围开展,重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8]以学生学习成果导向的课程贯通思想比以学科知识为依据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学理念。


  四、具体对策建议


  1.建议制订“中国新闻学毕业生核心能力框架”


  建议通过调研了解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在新闻学科的适用性和在地性,针对本硕博“新闻学理论”课程贯通的具体问题,我们需要紧紧抓住其逻辑起点——学生核心能力。学生核心能力既是出发点,也是目的地,新闻学毕业生核心能力框架是关键“枢纽”。


  现行的教育评价有教育部的学科评估、学科认证,以及各类社会机构的排名,但学科评估和学科认证广泛涉及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方面,重在学科整体。社会机构排名标准不一且受非学术因素影响,以上评估不能满足新闻学毕业生人才培养的内生需求。


  通过“反向设计”理念,先制订新闻学毕业生能力框架,依据能力框架反推与新闻理论类课程相关的指标点,根据不同层级毕业生能力的指标点,实现本硕博“新闻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贯通和区隔。建议借鉴《华盛顿协议》“毕业要求与职业能力”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毕业要求”中学生核心能力12条要求设置的思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实践等因素融入核心能力框架体系中,建构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中国新闻学毕业生核心能力框架。


  2.探索成果导向的“新闻学理论”课程贯通模型


  建议将“新闻学理论”本硕博课程贯通放在整个社会和新闻人才培养体系中考虑,新闻学专业综合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家长及校友期待、院校特色、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党和国家需求等因素提出了新闻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对本硕博各层级学生的核心能力提出要求,由此决定达成核心能力的课程内容,再通过内部评鉴和外部考核,实现对课程的持续改进。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对本硕博不同学段教育目标、核心能力、课程内容交叉和区隔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达成“新闻学理论”课程不同学段的贯通。


  3.探索成果导向的课程贯通管理方法


  本硕博课程贯通有赖于管理机制的保障。在新闻学专业人才分学段培养的现行体系下,需要在既有的本科、研究生分部门管理和院系领导分工管理的条件下,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在学校层面,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联合设立本硕博课程衔接研究专项,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情况,研究课程贯通的节点问题;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定期就课程设置进行协同办公;在学院层面,组织“新闻学理论”教师集体备课,梳理各层级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重复内容,如新闻价值、新闻自由、新闻工作党性和人民性等問题,辨析各层级教学中这些问题的各自归属、侧重及不同深度的要求。学院组织对不同生源的调查,如对从本校升学与从外校考来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新闻学专业与其他专业背景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调研,了解不同来源学生对“新闻学理论”课程贯通的差异性需求。


  综上,本文认为以学生学习成果导向为指导,采用“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路径,再辅以体制机制保障,有望实现“新闻学理论”课程本硕博不同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衔接。

相关文章

刺绣,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时尚感。本文将探讨刺绣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其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个性化的风格。

2023-09-07

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设计艺术是花卉观赏和园林美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增强园林的审美效果,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2023-08-31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