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0-04-21 09:10:00

  导读:农林经济管理论文也都是很多人都会进行撰写的论文,不管为了毕业还是为了评定职称,基本上都是需要写作论文的,但是农林经济管理论文如何写,就成为了现在很多人比较关心的话题,本论文分类为经济管理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农林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面对行业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笔者探索了应用型 、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较低。鉴于城市的经济基础更好、发展空间更广,为最大限度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准,多数人选择在城市工作而非回到相对落后的农村。因此,考生较少选择与农业农村联系紧密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1.2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全国范围内开设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有59所。各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均包括高等数学、统计学等基础科学知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农业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等专业核心知识几大部分。为拓宽毕业生就业范围,诸多院校均开设有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证券投资学等社会经济领域的“万金油”课程,却鲜少根据“三农”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调整教学内容或开设新课,如农业经济学课程缺少对现代农业产业链构成和演化的深入探讨,农村金融学课程未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的需求紧密联系,兼具生产者和商人双重身份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被认为是现代农业发展进步的“领头羊”,但是目前尚未有专业课程对之进行科学详细地阐述。此外,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而设置的专业课程之间缺少逻辑性和系统性,如部分高校将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设为专业限选课,但农产品营销和农产品贸易则为专业任选课,课程与课程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1.3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农林经济管理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后能迅速实现由校园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助其顺利投入调研、策划、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等工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具有操作性。然而,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下的理论课程门数多、课时长,通常开设有农业经济学、农村金融学、农业企业管理、农业政策学等逾20门理论课,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下的实践课程数量少、课时短,仅少数理论课配备有实践课,如农业推广学对应农业推广管理实验、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对应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实验,但其他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且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等课程未设置实践课程。此外,诸多高校均与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有“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实训就业和科学研究的机会,意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然而,此类合作协议并未写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利用未成态化,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力度不够,难以充分发挥实践基地对加强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2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困境的突破


  2.1强化招生宣传


  为扭转社会大众对农业农村的刻板印象,培养青年一代对现代农业的正确认识与浓厚兴趣,调动学生投身农业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高校应重视招生宣传工作,采用多样化手段宣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第一,设立“校园开放日”,邀请考生及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及院系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和学生发展情况。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借“校园开放日”机会,开设专业介绍的独立展台,将“三农”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专业的内涵特征、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学生考研和就业情况等信息,利用视频短片、宣传画或是现场讲解的方式向公众展示。第二,应依托各地现代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强化招生宣传。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之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均出台了一系列布局规划,指导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驱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增加对农林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为此,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的方式,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向社会广泛宣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引导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选择的考生报考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2.2优化课程体系


  为提高教育与职场的衔接度和适应性,首先,在保证经济类和管理类基础学科课程的课时量能支撑学生完成基本科学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适当调整专业核心课程或开设新课程,如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基础的产业经济学,与农业供给侧改革联系紧密的区域经济学,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相关课程等。其次,应结合各地区实际,开设具有地区差异化的涉农经管类课程。西部地区气候环境多样、人文禀赋独特,可开设与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环保等相关的课程。中部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可开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土地流转、现代农业产业规划等课程。东部地区位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带,可重点考虑开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外向型农业发展、农业项目融资等课程。最后,应合理利用多种现代化教育手段,拓展实验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如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与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維虚拟现实环境良好互动,亲身体验农业企业管理、农场经营、农产品营销等现实的生产经营过程,学会在过程中获取信息并对决策模拟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在将来有效开展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2.3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为解决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应适当增加理论课的配套实践课程,如农业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等与现实工作联系紧密、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实现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换,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调查、研究、策划、分析、经营和管理的技能和方法应用于模拟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应深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具体来说,第一,在部分课程中增加实地参观调研环节,如带领学生参观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等,为学生创造与经营者、现代农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第二,邀请行业专家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对农(林)行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及行业发展前景进行讲授,让学生提前接触行业、了解行业,借此加深高校教育与社会工作的联系。第三,建立假期实习制度,将学生的社会实习与专业实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实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提供到基层部门、农业企业、科研单位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模拟实践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直观感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究竟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锻炼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前积累实战经验。

相关文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密集型企业逐渐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柔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应对不确定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09-06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元件在工厂或制造基地中预制完成,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建筑方法。以下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分析

2023-08-09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