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测绘工程本科论文3900字_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1-02-06 10:43:00

  导读: 的一半,好的选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许多研究在探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时强调了选题的重要性以及在选题方面的改革和创新[1~4],如规范拟题和选题、结合科研或工程项目选题、校企联合培养选题、结合大学生创新竞赛选题等。有从满足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个需求的判断标准出发,阐述了科学选题应遵循的实践性、时代性和新颖性[5]。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专业兴趣和毕业去向进行开放式选题[6]。本文从选题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多样化选题。


  2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存在选题陈旧、题目无针对性和选题脱离现实等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能力来选题,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被大大遏制。


  2.1毕业设计选题陈旧


  有的题目过于陈旧,立意不新,学生不感兴趣[7]。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择业方向或研究方向一致的题目,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高,同时还缩短了学生毕业后转变角色的时间。


  2.2毕业设计题目无针对性


  有些选题范围很窄,相当于课程设计,工作量明显不足,达不到学习效果,而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又往往导致学生喜欢选择这类题目。有的题目太大太宽,有的题目是虚拟的,没有真实数据,学生只能泛泛而谈。无论是教师出题,还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出题,都受到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少有或没有科研和工程项目的教师给学生参与实际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机会就少。


  2.3毕业设计选题脱离现实


  有的题目要求太高,本科生没能力完成,如有些从教师的学术论文或科研项目中分解出来的难度过大的题目,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只能是参考现有资料,而自己深入思考的观点和论述少之又少,更不要说创新了。有的选题与客观条件和现实不符,如一味强调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但毕业设计经费不足以购买实验数据,仪器设备不能满足完成选题的条件等。有的题目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有的题目不切实际,不符合本学科的理论发展和技能需求,不符合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3毕业设计选题多样化探讨


  毕业设计选题要与培养目标一致,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身的基础和毕业后的去向。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要与科研、生产、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同时也要与学生的就业方向或研究方向相一致,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1出题方式多元化


  教师出题、学生和教师探讨协商、学生自定三种出题方式并举,既体现了社会需求和教师的研究方向,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对毕业设计内容的兴趣指数也会大大提高,学生自然更有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教师出题通常将自己的研究专长与教师所做的科研和工程项目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时刻注意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便能将新知识充实到教学、科研和生产中来,申请到学科前沿的科研课题,接到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再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更新到教学中,达到教学、科研和科技服务的有机良性循环。


  学生和教师探讨协商与学生自定题目通常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学生在前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对课题有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另外,师生探讨协商和学生自定题目出现题目和内容重复的几率低,抄袭的可能性小,创造性更强。既有前期积累,又有兴趣督促,论文质量自然会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和研究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指导学生结合科研、生产和实验实习进行一些探索性学习,发现学习中的新问题并将问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


  3.2课题来源广泛化


  课题主要来源于学生实习单位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学生申报的创新创业类课题、指导教师的生产项目或科研课题。选题与科研、生产、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毕业设计才能成为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根据来源的不同,课题分为项目引导型、学习发掘型和生产实践型。项目引导型是指结合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教师的科研和生产课题、测绘工程专业的技能大赛和科技论文竞赛等,实施毕业设计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8]。学习发掘型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早结合科研、生产和实验实习进行一些探索性学习,发现学习中的新问题并将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生产实践型是学校教师和单位工程师或研究员双导师培养模式。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业务往来,以学校教师为主导和纽带,建立学生和工程师或研究员之间的无缝对接,鼓励学生利用社会实践、集中实习、毕业实习等机会到生产单位或科研院所去锻炼,不仅使课题来源于生产或科研,还在生产或科研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把当前科研院所或生产单位需要解决的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毕业设计课题,将教师的研究专长与所做的科研或工程项目结合定为毕业设计课题,增大学生的选题范围。通过毕业设计与科研院所、企业、社会需求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和教师及时了解社会急需的人才类型,促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大纲,优化课程体系,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3.3双向选择人本化


  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工程应用,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将毕业设计贯穿到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学习过程中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鼓励与指导学生去发现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最终将所学落笔于毕业设计中。应用型、研究型和综合型课题要各占一定的比例,不仅有利于学生因兴趣爱好选题,也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指导。


  为了让师生相互了解更充分,强调全过程指导,新生入学时的专业教育、学生的选课指导等环节,测绘工程专业的全体教师共同与学生交流和指导。网上双向选题后举行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会,促进师生相互详细了解,也让学生全面了解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如果指导教师的科研方向或课题真正的研究内容与学生的兴趣或就业去向不一致,学生可要求更换指导教师或者调整毕业设计课题,但更换指导教师或者调整课题不能超过一次[9]。


  3.4课题难度等级化


  选题之前,教师和学生集体对课题进行审核和量化,确定课题的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综合性、创造性、难度系数和工作量系数[10]。保证课题能反映本专业领域当前的热点研究和社会需求,难易适当。让学生明确所选课题的难易程度,不仅为因材施教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毕业设计考核提供权重系数。


  出完题后,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方向、内容和难度进行把握,向测绘工程专业的全体教师讲述毕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教师打分、讨论共同确定题目的难度系数,再将毕业设计题目、研究内容及要求、难度系数等信息上传至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供学生和老师双向选择。选题前,给予学生答疑时间,学生可以通过答疑进一步了解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或者质疑课题难度系数的大小等。真正让学生全面了解课题,师生共同确定课题的难度系数。


  3.5选题结果统计和分析


  对2009届~2018届测绘工程专业的508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就毕业设计选题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如表1所示。师生协商定题和学生自定题的占比高,说明有更多的学生提前介入毕业设计,学生在跟随教师从事科研和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发掘出自己的创新创业课题,跟老师商定出毕业设计题目,或者自己定题目,大难度题目主要来自于此。从课题来源看,生产实践型占主导,项目引导型主要来自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两者平分秋色。师生双向选择占比高,由2009年的21%上升至2018年的89%,说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就业方向与毕业设计课题的吻合度越来越高。


  4结语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多样化选题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满足对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的培养。通过多样化选题,促使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加强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快课程体系的优化,促进学术论文、专利、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性专业技能大赛奖项成果的多样化产出,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多样化选题以来,毕业设计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学生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获奖的数量和等级都有明显的突破。


  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应用型本科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论文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重点,依托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培养应用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质量监控评价等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测绘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在新信息时代背景下,测绘学科的产业化趋势日趋明显。测绘工程专业产业效益由间接向直接转变使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前景更加广泛。在新信息技术推动下,测绘工程专业新兴前沿技术兴起,学校要紧跟日新月异的测绘工程专业发展步伐,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人才培养目标


  (一)人才培养目标


  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和相关人文社科知识,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进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成为能在测绘、规划、自然资源、交通、电力等部门从事与测绘相关的生产、设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理念


  学校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合理设计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基础理论,加强实践课程设置,提倡开设开放性课程,并合理设置各类课程比例以及课程之间的有序衔接。在教学目标上,学校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学校要提倡“一站式”“项目式教学”“虚拟仿真技术”“逆序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二、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路


  (一)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过程中,可以邀请高校知名学者、行业内资深专家等多方共同参与,结合行业需求对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进行适当调整,实践教学比重适当增加,对传统单向性实习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行业内新兴技术、新知识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达到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求。[1]


  (二)强化实践教学内容


  学校应当高度重视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设备应满足教学要求和行业发展,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以及考核目标等。同时,学校要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等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为保障学生正常开展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教学活动,学校应与更多的地方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而搭建新的实习实训基地平台。学校与企业应根据各自情况,共同协商制定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实习实训基地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


  (四)师资队伍保障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探索实践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采取以下措施:鼓励教师获取职业技能资格证、参加工程系列职称评定等,鼓励教师深入工厂、企业参加挂职锻炼;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建立教师资源库,聘请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让受聘教师全方位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带动教师团队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结构,强化教学活动的职业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五)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学校应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忙起来,通过亲身实践操作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学校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科竞赛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增强心理素质,提升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达到以赛促学的教学效果。同时,带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及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实现师生共同进步和提高,以赛促教,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三、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改革


  (一)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主要通过公共必修、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来实现,例如创业基础、讲座、报告、社会实践等。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要适应行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计算机能力、工程相关专业知识及学科内不同方向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上要以提升计算机、工程知识、专业理论等核心理论能力为主。计算机能力方面,从大一到大四,从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管理、高级程序设计到测绘程序设计、测绘数据处理,采用四年不间断、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培养。工程知识以道路勘测设计、土木工程概论、地质学基础等为基础进行拓展。专业理论知识方面,适应目前市场上对测绘工程专业学生需要了解工程测量、地理信息与制图、摄影与遥感等多方面知识的要求,以测量学为核心,加强地图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学、GNSS空间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测量学等理论知识,扩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加强各方向间的融合贯通。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上,高校可分阶段进行:首先,设置课程内实验以加强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其次,设置专业实践课,完成一门理论课后与之对应的有一门专业实践课程巩固课堂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组织能力等;最后,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加强学生的工程项目能力。高校应构建各课程间先后关系明确,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基本完善的课程体系。


  2.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②诊断上于与国内外多数学者对颈源性头痛患者诊断相比:更简洁明了,医生更易掌握,尤其是基层医生。具体内容见前段解释。


  在总课程体系下,学校应抓住测绘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优质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根据测绘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对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的需求,核心课程的学习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当以典型工程任务为目标设计课程教学情境、改革课程内容、编写实验实习指导书,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进行全面创新。


  (二)实践教学改革


  测绘工程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潜能,强化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重要途径。


  1.实践教学设计


  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内实验、集中性实习和公共实践。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学校可加大课程内实验学时和集中性实习周次,使学生的培养更接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学校也可以探索“3+1”校企协同育人试点改革,即学生3年内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理论和集中性实习环节,1年深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及行业需求,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运用虚拟仿真技术


  第一,强化课程实验。通过课程内实验对独立知识点进行实验验证,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教学辅助,有效地把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这将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强化集中性实习。集中性实习环节设计综合性实习内容,能够将分别独立的知识点融合起来,进行综合设计和验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可以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实习的真实场景进行模拟,从而有效消除不良观测条件、时间限制等制约因素的影响,灵活安排实习的辅助练习,对学生充分掌握实习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培养创新能力。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能力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项目模拟,将典型测绘工程项目和案例创设成模拟场景,对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同时,学校可鼓励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训练,以便有效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一)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在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测绘工程专业实行二级教学运行管理机构,并出台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二)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


  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工作,重在激励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并全面协调发展。学生根据素质考评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人文科学素养以及职业能力。


  (三)人才培养质量社会监控与评价体系


  学校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跟踪回访,着重掌握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及对学生的培养需求等方面的反馈,将回访结果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


  结合应用型本科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应通过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培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此外,学校还应提出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路,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为实现应用型本科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一定的补充和参考。

相关文章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