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软件开发流程论文1800字_软件开发流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1-01-05 11:01:00

  导读:如何撰写出满意的软件开发流程论文1800字是现在很多人都为之苦恼的问题之一,而论文的撰写也并非易事,必定是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和汗水的,本论文分类为软件开发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软件开发流程论文18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软件开发流程论文1800字(一):看板模型在敏捷软件开发流程中的应用论文


  看板(Kanban)一词来自日本,源于精益生产实践。看板使得项目管理最大的可视化,但是看板更可以将研发的过程进行管理,记录下用户故事研发过程中的细节和历程。


  1.软件开发中看板的用途


  (1)最大限度的可视化,同时解决团队沟通障碍。通过Kanban,项目团队可以清楚了解已经完成的情况,正在做的以及后续将有可能需要做的用户故事。


  (2)对于项目经理而言,最担心的就是项目进度不可控,不知道每位开发人员具体的工作进度;有了Kanban,所有工作进度都能清晰的展示在看板墙上。


  (3)对于开发经理而言,最担心的就是资源分配不合理,忙的人忙死,闲的人闲死,有了Kanban,可以合理的分配开发资源和任务。


  (4)对于开發人员而言,最担心的就是绩效考核不公平;在开发工程中的绩效,不能清晰地反应在考核中,每个开发人员对其他人的工作也不了解。有了Kanban,可以明白地知道项目组各个人员的任务量,对开发的内容,也能清晰地沟通。


  2.看板模型流程


  2.1划分阶段


  ①待开发:还没做的,一般称为Backlog,这部分由产品经理(PM)协同开发经理来定义,主要的来源是客户的新需求或者市场线上反馈的bug;


  ②开发中:正在进行的任务,一般这个部分都是详细编码的过程;如果存在架构设计、前端UI、具体编码的分工,也可以再具体的划分;


  ③待测试:已经完成的开发功能,这部分由开发人员移动,下面一步就交由测试人员;


  ④测试中:测试部分,表明当前测试人员正在进行的工作;


  ⑤已完成:已完成,等待上线。


  每个项目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建立自己Kanban。上面这个并不是唯一的。


  2.2定义卡片模型


  在待开发中放置了许多小卡片,它们在Kanban中被称为在制品(WorkInProcess,WIP)。对于产品经理而言,WIP是需求,而对于开发人员与部署人员而言,WIP却是任务。对于卡片模型来说,我们可以定义如下内容:


  Task类型:用户故事(Userstory)bug分为一类;重构、搭建测试 之一,推崇限时迭代、持续集成和发布[4]。


  Sprint是Scrum流程中的基本开发单元,每一个Sprint周期都以一个Sprint计划会议作为开始,以一个Sprint演示和总结会议作为结束,然后迭代进行下一个Sprint周期,直到实现所有的业务需求。具体的流程步骤如下。


  (1)通过Sprint计划会议从产品需求列表(ProductBacklog)中选择合适的需求作为本次Spring周期的目标(SprintBacklog)。


  (2)通过每日站立会议(DailyScrumMeeting)总结昨天的工作、计划今天的任务并汇总风险问题。


  (3)通过单元测试、持续集成、版本管理等进行代码的开发测试工作。


  (4)通过Sprint演示和总结会议向客户展示已完成工作,并总结此次Sprint周期的工作。


  (5)重復步骤(1)一(4),直到实现所有产品需求。


  4基于用户体验的ASD流程


  Scrum敏捷开发流程通过迭代的Sprint周期及一系列高效率的会议,保证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够迅速应对用户模糊及多变的需求。但是,Scrum仅要求用户参与到软件开发流程中,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确保产品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4.1引入用户体验设计模型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模型,以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将Scrum敏捷开发以市场和需求双因素驱动的特性调整为以用户体验、市场、需求三因素驱动,以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设计模型要求自下而上地建设,因此可将模型的5个层次按相应次序放到Scrum流程中,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是战略层和范围层。这两层主要任务是明确产品目标及需求。开发团队需要在开发阶段之前确定好产品目标及用户需求,因此这两层的建设应保证在Sprint计划会议之前完成。


  其次是结构层。这一层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这一层面应在确定SprintBacklog之后,但应当在进行实际开发测试之前,以便接下来的开发测试有合适的概念模型作为参考依据。


  最后是框架层和表现层。这两层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信息设计、界面和导航设计。在经过前面3个层面的建设后,团队只需要在搭建好的架构及交互框架下进行功能或信息的展示及视觉的优化,因此这一层面应当在Sprint开发测试阶段进行。


  通过将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模型融入Scrum流程中,保证了所有的用户体验要素均被关注且合理配置,极大地弥补了传统Scrum敏捷开发流程对用户体验关注不够的缺陷。


  4.2流程描述


  由以上分析可得基于用户体验的ASD流程,如图2所示。


  流程步骤描述如下。


  (1)通过战略层和范围层的建设获取产品目标及需求,并由相关人员以此为基础对产品需求列表进行完善。


  (2)通过Sprint计划会议从产品需求列表中选择合适需求作为本次Spring周期的目标。


  (3)通过结构层建设确定每个SprintBacklog的概念模型,用于表示产品交互特性或信息展示结构。


  (4)通过每日站立会议总结昨天的工作、计划今天的任务、调整偏离结构层概念模型的设计,并汇总问题风险。


  (5)通过单元测试、持续集成、版本管理等进行代码的开发测试及框架层与表现层的建设工作,并通过收集分析用户的反馈优化框架层与表现层。


  (6)通过Sprint演示和总结会议向客户展示已完成工作,并总结此次Sprint周期的工作。


  (7)重复步骤(1)—(6),直到实现所有产品需求。


  5结语


  通过引入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理念,本文对传统的敏捷开发流程进行了研究及优化,提出了新型的基于用户体验的敏捷开发流程,解决了传统敏捷开发方法忽略用户体验的问题。在以后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对所提出流程进一步完善,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关文章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