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历史教育经验论文7800字_历史教育经验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1-01-18 10:03:00

  导读:如何撰写出满意的历史教育经验论文7800字是现在很多人都为之苦恼的问题之一,而论文的撰写也并非易事,必定是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和汗水的,本论文分类为历史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历史教育经验论文78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历史教育经验论文7800字(一):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特征与经验论文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职业教育坚持教书育人与职业培训并重,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型教育发展之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呈现出重要的历史阶段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等专业教育有序发展支撑了工业体系构建;恢复和发展时期,职业教育积蓄了助力改革开放的能量;新世纪初期,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形成服务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新时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支撑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70年来,国家重视顶层制度政策安排,引导职业教育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在不同阶段重视发展不同层次类型的职业教育,构建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重视职业教育实践创新和改革探索,形成育训结合、德技并修的培养模式;重视先试点再推广的渐进式改革发展模式,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效益,为职业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职业教育;历史阶段特征;经验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工业体系不断完善并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全部工业门类,综合运输网络、信息通信体系、能源供给体系实现重大飞越,航空航天、深海探测、高端装备等一大批国之重器加速涌现”①。70年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针对不同的发展需求,国家引导、推动职业院校立足国情、教情、省情、校情积极探索,坚持教书育人与职业培训并重,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有效提升了一线劳动者的技术文化素质,为我国工业体系、经济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国家建设的参与者、奋进者和助力者。


  一、中等专业教育有序发展支撑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体系构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国家围绕经济建设需求配套发展职业教育,开启了我国职业教育新进程。在这一时期,国家就提出建立职业教育制度,并确定了职业教育要服务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尤其是重建工业体系的需要,有别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强调文化知识教育的定位。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要求:“中等专业学校按照国家建设需要,实施各类的中等专业教育。”②1952年,《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中进一步强调:“培养技术人材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大量地训练与培养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材尤为当务之急,中等技术学校在学校系统中的任务为培养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材。”③此后,各类中职学校逐步转归有关业务部门领导,开始按照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要培养人才,专业设置、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等逐步规范,确立了中等专业教育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基本导向。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体现了国家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的特征,支撑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初步奠定了职业教育的基础。“1950—1960年,中等专业学校数量由1086所增长至3706所,增幅241%;在校生数由25.7万人增长至149.5万人,增幅高达481%”④,初步形成配套工业体系发展的职业学校集群。第一个五年计划布局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是新中国工业化的开端,为培养对接各项重点工程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国家配套建设了一批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涵盖国防工业、冶金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和轻工业等领域。中等专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体系构建,也成为今天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显示,近百所高职院校的建校基础均为成立于1950—1960年,由各行各业开办的中专学校。这些高职院校中有30所后来发展为国家高职示范(骨干)校,覆盖工业、铁道、交通、航空、煤炭、水利、经贸、冶金、电力、林业、出版、电子、建筑、石化、航运等诸多领域。比如,1958年成立的“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逐步发展成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60余年来为国家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专业设置对接航空产业链发展,设置了覆盖产业链的航空设备维修、制造、材料、服务等专业集群,建成航空科技馆、国家重点支持的数控实训基地、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等,人才培养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


  二、职业教育在恢复和发展中积蓄了助力改革开放的能量


  改革开放伊始,百废待兴,国家将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通过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来发展职业教育,强调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提前为经济结构变化培养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⑤“80年代初期,为解决地方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的地方短期职业大学诞生,率先打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号。”⑥1985年,在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且要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进而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需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得到恢复和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雏形开始显现,职业教育为各行各业尤其是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978—1988年,中等专业学校数量即由2760所增长至4022所,增幅46%;在校生数由88.9万人增长至205.2万人,增幅131%;高职(专科)院校在校生规模也由38.0万人增长至73.1万人,增幅92%。与此同时,中职教育在校生规模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比重由14%增长至51%,中等教育结构得到极大的调整。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1978年我国农业增加值达到27.7%、就业比重达70.5%,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成为保证四个现代化实现的根本条件,中央明确提出“农业发展速度不加快,工业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就上不去,四个现代化就化不了”⑦,在此时期职业教育积极服务“三农”发展。1978年,全国农林类中等专业学校302所、在校生8.6万人,至1988年增至433所、在校生17.6万人。发展至今,全国具有涉农专业的高职院校已超过300所,一批优秀的农业类职业院校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服务。比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围绕农牧产业链设置40个专业,建有国家水禽基因库和姜曲海猪保种场2个国家级保种与研发机构,以及江苏省兽用生物制药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15个省级研发中心、17个市级研发平台和8个校级研究所,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超过400万元,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超过3000万元。201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视察水禽基因库视频室时说:“把这个全国最大的基因库做起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真正做好,将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资源。”⑧


  三、新世纪初期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形成服务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


  20世纪末,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进入国家扩招政策推动下的大发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同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大幅度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校扩招的主力军,招生规模连年增长。进入 感为主旨,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方略,把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众心一致,持久努力,历经风雨,不懈追求,成就了今日新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成功法宝是走群众路线,新疆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坚持了这一优良传统,并做到在各个时期不折不扣地执行,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就新疆各领域来看,在政治领域,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2018年新疆少数民族干部人数(42.8万)为195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干部人数(0.3万)的140多倍;(41)在人才培养上,新疆实现“两基”达标,众多少数民族成员接受中、高等教育并进入了工商企业成为员工或经营者,或成为公务员、教师、医生等;由于这种职业行为的组织性,在政府主导的民族团结教育中他们成为受教育的主体并成为主动的施教者和民族团结坚定信念者。在经济领域,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及新疆各级党委政府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积极施措,各类以“民”为题的工程数不胜数,如“富民安居工程”“民生建设年”“民心工程”“兴边富民行动”、各类“少数民族援助计划”“九大惠民工程”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指示下,强有力的措施加上有效的推进,新疆的经济社会有了大变化和大发展,全疆各民族、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基本上摆脱了贫困并走上了奔向小康发展的道路。铁一样的事实是:各民族成员都成为新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受益者,在民族团结教育中既成为受教育者、又成为施教者。在文化领域,各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发掘、保护和传承及现代化展示等,在新疆各民族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显示出效力,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事业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以文化人的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传递给各民族成员,产生了巨大的认同和凝聚效应。在社会生活领域,当下进行的“访惠聚”工作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现了新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干部群众密切联系和各民族群众“亲如一家”的愿景,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当然,以往的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主要靠政府层面组织及推动,有效果但也存在不足;现在的新疆,由政府组织、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自上而下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和由各族群众为和平安定自下而上的民族团结意愿相结合,形成新疆维护民族团结坚持稳定发展、“人人讲团结,事事要团结,处处为和谐”的氛围。当下的新疆,要民族团结是共识、反分裂动乱是主流,关于各民族团结的意义已是家喻户晓。新疆民族团结的实践和民族团结教育取得的成效关键是走群众路线。


  (四)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坚持了正确的民生发展路径


  在一切社会事业中,民生改善是根本,经济发展是命脉,这理所当然地成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也成为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支撑栋梁。新疆各民族、尤其是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状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是为世人瞩目的。曾几何时,在新疆,各少数民族民众由于旧政权及其统治者的压迫与歧视、生产条件的极端落后,他们衣食不足、缺医少药、隔绝闭塞、生活悲怆。而今,由于中央政府对新疆的各项优惠政策、全国对新疆的持续援助行动、国家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边疆多民族地区建设工程、新疆地方各类资源的开发、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实施的各类“富民、安民、惠民”工程以及国家制定实施的“十三五”计划、新疆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相继实施,使新疆对内对外开放扩大,各项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各项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足、幸福感满、安全感强。2018年新疆生产总值12199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与1952年新疆生产总值(7.91亿元)相比增长了200倍,(42)各民族人口的平均寿命从30岁(1949年)提高到72.35岁(2018年)。(43)仅这两个数据就足以说明新疆经济发展和各民族群众民生改善的巨大成就。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的,这一关系蕴涵的意义对于新疆各族人民群众来说是非常清晰而明确的。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民生为重、民生发展为先的理念,那么在新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永远是现实和主流,分裂动乱只是一小撮人的空想,永无可能得逞。


  (五)与时俱进、实践创新的教育模式——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常态化和法治化


  长期以来,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其教育模式,在当时的实践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民族团结教育历程反映出新疆目前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成就和与时俱进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建设是分不开的。新疆民族团结最大、最丰富的教科书就是生活本身,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问计于民,问计于实践,并经过科学总结、提炼,再回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掘出巩固和发展新形势下新疆各民族团结局面的正确思路和有效方法,而2016年在全疆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就是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在新疆的创新。2016年10月16日,自治区召开“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动员大会,在全区部署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自治区领导率先垂范,各级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干部职工深入天山南北农村农户、基层社区,与160多万户各族群众结对认亲,“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日益浓厚,民族团结的累累硕果令人心醉。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底,全区各地州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央驻疆单位(企业),新疆军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武警新疆总队等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累计举办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各类活动1100多万场次。各族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让各族群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更加坚定了反对“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决心,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44)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以来,干部职工深入基层,在结亲住户、扶贫助困、双语交流、文化教育、政策宣传、倾听民声等诸多工作中付出了辛勤汗水,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团结,传播了现代文化,实现了新疆各族群众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愿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将成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常态。


  2010年新疆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2016年又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等法规,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这些法规规定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在制度层面保障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途径和处罚措施,开创了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法治化先例。在新疆,各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十分强大的要求增进各民族团结共处的美好愿望,也就是“内生动力”;要催生和凝聚这一宝贵而又重要的力量,并且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各民族间的共同性因素和互补性因素,就迫切需要建立各民族之间共同的语境、共同的交流平台、共同的利益观和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要从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总结新的民族团结教育理论观点和实践模式,其中包括融情实践模式、交流交往模式、互助合作模式,等等。在新时代,新疆党委政府和各族干部群众奋发努力,勇于创新,2010年下半年结合全国对口援疆工作和新疆党委政府主导下开展的“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丰富以内地与边疆和各民族之间携手共进为主要内容,以新疆兵地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油地共建为重要载体的民族团结教育进步创建活动,开创新疆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模式。


  70年新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历程和经验是独特、丰厚而深邃的,重温与总结的目的就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45)。珍藏这样的财富,为的就是在未来任重道远的新疆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教育进程中少走弯路且更富成效,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发展、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单亲家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些家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如何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环境、如何处理个人和家庭问题,以及如何确保孩子的健康发展。

2023-09-09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