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外国经典文学论文2700字_外国经典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0-11-27 11:36:00

  导读:外国经典文学论文2700字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并非一件易事,而且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也都是尤为严格的,所以很多人都会觉得写作论文太难了,本论文分类为经典文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外国经典文学论文27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外国经典文学论文2700字(一):嵌入外国经典文学作品赏析的 意义来?导演对《哈姆雷特》的改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引导大家欣赏1990年版和2000年版的电影,这两部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后现代因素,1990版的电影走向“大众与通俗”,2000年版走向“颠覆与消解经典”[2]。课下,请同学们观看BBC的六集纪录片《揭秘莎士比亚》,了解导演是如何从原著中、传统的演出中获取灵感,改编经典。以《哈姆雷特》的讲述为切入点,引领同学们去阅读莎士比亚的其他文本,欣赏相应的影视作品。


  用电影引起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再去赏析电影,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电影做比较分析,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影视与文学的对接。这种方式有三个优点:一是将阅读兴趣与专业特征紧密结合。从原作中寻求触动读者与导演的切入点,为以后的剧本撰写、影视改编与拍摄等奠定基础。二是消解外国文学作品难读的神话。大多同学反映,外国文学作品经常是被屡次拿起,又被屡次放下,原因是其中涉及较多陌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拗口难记的人物名字;用影视化繁为简,便于梳理其中的人物关系、情节脉络等,也省去了课堂上讲述故事内容所花费的时间。三是分组讨论,提升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带动思考,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也能激发大家阅读的兴趣,小组学习既提高了团体协作能力,小组内与小组间的学习氛围也可以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二.发挥“碎片化阅读”的积极作用


  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人们主要通过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方式获取信息,阅读也随之进入了碎片化时代。关于“碎片化阅读”的担忧也曾引起了广泛讨论,有学者对此表示忧虑,亦有学者探讨它的积极作用,并尝试采用改变翻译方式、出版方式等方法走出文本困境,适应碎片化时代的阅读需求[3]。焦虑也好,担忧也罢,随着科技的发展,碎片化阅读的热潮势不可挡。这种阅读方式基本不受时空限制,一部手机即可,看似是争分夺秒,实则是无形中占据了大量时间,有时候不是把时间化零为整,而是化整为零,我们经常会发现,课堂上也有很多同学在刷微博,看微信,刷朋友圈。既然这是大势所趋,不如顺应形势,发挥碎片化阅读的积极作用,使其为我所用。具体到课堂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施:


  其一,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资源。将作家简介、人物分析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文章分享到微博、朋友圈,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引起同学们了解作家、阅读文本的兴趣,之后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设计专题来进行具体分析。信息来源可以有两个,一是关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公众号,如凤凰读书,新浪读书、社会学术、期刊杂志的公众号等,从中选取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文章或其他资源;二是将一些大家的评论文章或书中的部分章节制作成微信,进行分享;这类文章往往图文并茂,一些还有与之相对应的音频与视频文件,接受起来轻松愉悦;经典片段赏析既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文本,也免去了一次读完大部头作品带来的压力,可以分期完成。


  其二,利用高度浓缩的公开课、Tedtalk、开卷有益八分钟及电视台和电台的读书栏目等音频、视频资源,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些资源一般比较短小,内容具有高度概括性,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便于集中注意力来观看视频,看完之后往往又会有意犹未尽之感,促使同学们主动去查阅原文。如英国公开大学的公开课“十分钟英语史”,一共十集,每集一分钟,其中关于莎士比亚、圣经的部分也仅有一分钟,可以作为教学的背景资源来使用。一分钟的概括让大家对这一文学现象先有感性的认识,一生一世都研究不完的莎士比亚与圣经,一分钟势必难以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只能作为开场白,拉开阅读的帷幕。


  其三,“戏说文学经典”。为了适应碎片化时代的需要,网络上不乏一些文学爱好者将传统的文学经典进行现代演绎,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的视角简化经典文本,这些视频、图表或文字趣味性强,而且具有很强的颠覆性,如2016年网红Papi酱关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简要概括,虽然有诸多个人观点,但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老师可以设置问题,推动同学们去读原著。文学经典距离当下较远,理解和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用现代语言阐释,给同学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可以调动探究文本的兴趣。


  利用碎片化阅读,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建立微信公众号,便于长期循环利用上述资源;二是组建微信群,定期分享有效信息,优点是方便阅读后的讨论,可以及时交流,但容易出现刷屏,不利于信息保存。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让同学们在碎片化阅读的时间内完成,寓教于乐,也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信息纷繁复杂,教师务必要经过慎重筛选,选取其中真正对教学有帮助的,让大家受益的视频、音频、文章进行分享,以便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是要做好预习工作,也即在安排碎片化阅读时,及时抛出问题,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书,进而解答自己的疑惑,保持读书的兴趣,避免淹没在视频的海洋里。


  三.树立“读书标兵”,营造读书氛围


  除了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外,还要在同学们中树立读书标兵,让愿意读书、自觉读书的同学成为星星之火,重新点燃其他同学心中想读书的激情与愿望。在缺少读书氛围的环境中,少数读书的同学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作为教师,一要重点关心,使得他们坚持读书,并在读书的选择上给予适当引导;二要发挥榜样的力量,以他们为中心营造读书的氛围,既鼓励他们继续读书,也使得他们带动其他同学读书。


  本学期,我发现班上有两位同学可以作为读书标兵。一个是F同学,他阅读面很广,有海明威与托尔金,还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在不愿啃大部头、只喜欢拿手机阅读的同学中间,显得十分难得。通过观察与交流,我发现他确实读了不少书,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很有几分见地;因他知识广博,在同学们中也颇有几分威望。另一个是Z同学,从上学期到这学期发生了很大转变,以前她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现在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下阅读,都积极主动去完成,还就一些问题经常与我交流。于是我就请这两位同学分别做读书分享,依据他们最近阅读的文本,以讲座的形式,从读书动机、读书感受、读书心得等方面与同学们交流,并回答大家的提问。由于是同伴分享,现场提问热烈,大家就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畅所欲言。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对所讨论的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别问题私下再单独解决。这种对话形式收效很好,在解答疑惑的同时,也促使一部分同学再次拿起了原著去阅读。


  树立读书标兵,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读书的学习氛围,对于大学生来说颇为重要。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才会愿意去读书,愿意去向好读书者看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是伯乐,善于发现班级中的千里马。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有一双慧眼,尤其是课下要积极与同学们交流,了解大家的读书动向,以便把握契机,推动读书进程。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培养同学们自觉阅读的习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也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一大任务[4]。因此,笔者尝试利用影视资源、利用碎片化阅读,树立读书标兵等方式调动大家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读书氛围,在此过程中设置问题,促使同学们自己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目的是希望在课程结束之后,大家仍有兴趣去阅读文本,既有效配合课堂教学,也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刺绣,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时尚感。本文将探讨刺绣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其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个性化的风格。

2023-09-07

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设计艺术是花卉观赏和园林美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增强园林的审美效果,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2023-08-31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