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西方文学思潮论文4300字_西方文学思潮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0-11-28 13:10:00

  导读:西方文学思潮论文4300字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都是会有很多严格要求的,所以在写作之前必定会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参考前人的写作方式等等,本论文分类为西方文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西方文学思潮论文43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西方文学思潮论文4300字(一):西方文学:人文传统与思潮流派的深度关联论文


  摘要:把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不断探寻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西方文化演变的深层动因。受此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文学也自始至终回荡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蕴含着深沉而深刻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内涵。人文传统和思潮流派是西方文学史发展演变中深度关联的本原性元素,因此,任何情况下的西方文学史课堂教学与教材编写的“ 西方文化自身内部发生了一些微妙调整,但总体来看,不同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式的一锅煮,西方文化强调灵与肉、个体与群体、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乃是西方古典文化言说方式的基本特征。对立的双方既分立冲突,又互补共生,并最终统一于激越丰沛的生命意识与厚重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正是西方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展开的内在逻辑机制。


  “认识你自己!”这是写在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神庙上的一句名言。这一名言正好体现了西方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把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不断探寻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执著的探寻精神,乃西方文化演变的深层动因。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文学也自始至终回荡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蕴含着深沉而深刻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内涵,从而形成了绵延不绝的人文传统。自文艺复兴始,西方文学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现象,形成了思潮流派更迭相继的独特发展模式,而贯穿这些思潮流派的恰恰是人性探索、灵魂拷问的人文精神和人本传统[1]。


  学术界向来认为,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学(简称“两希)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然而,对这两大源头在文化内核上的异质互补特性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在西方文学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对这两大传统在西方文学中如何延续与发展,更是缺乏深入阐释。尤其是对这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如何影响近代西方文学,并在西方文学中既对立又互补地得以延续,没有作深入的阐释。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其间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童年时期那裸露的天真、浪漫的人性,蕴含着一种放纵原欲、个体本位、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世俗人本意识。作为西方文学的另一源头,希伯来文学中虽无古希腊文学那样的对自然人性的裸露与张扬,却有一种内敛式的人性追寻。它重视对人的精神、理性本质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蕴含着一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肯定超现实之生命价值的宗教人本意识。古希腊-罗马文学体现了原始初民无穷的生命活力,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既抑制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表现出对人的理性本质的追寻,既有人的主体性的萎缩,又有人对自我理解的进步与升华。理性与原欲是人性中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原欲型的希腊-罗马文学和理性型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因各自蕴含着人性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双重内涵而成为既冲突又互补的异质文化范畴。“两希”文学对人性追寻的这种对立与互补,构成了西方文学人性探索的基本价值核心,也是西方文学贯穿始终的人文主题。


  中世纪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与文化直接地接纳了古希腊—罗马理性哲学精神的影响,体现了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与人文性的互补。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文学引导人放弃自我努力、放弃现实而追求超现实世界,这固然有重神而轻人,使人的主体性萎缩的一面,但这种文化与文学在抑制人的自然原欲的同时又把人提升到精神层面,这是人对自我理解的一种进步与升华,合乎人的理性之本质,因而也有其人文性。中世纪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的这种宗教人文传统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重新选择文化模式的时期,这个时期“两希”传统在经过了冲撞与互补之后形成了新质人文传统。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主要是古希腊—罗马人文传统的“复兴”,呈“原欲+人智”形态;后期人文主义则吸纳了希伯来—基督教人文传统,呈“原欲+人智+上帝”的形态。可见,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并非古希腊—罗马传统的简单“复兴”,同时还有中世纪宗教人本传统的弘扬。因此,文艺复兴与中世纪在人文传统上并非断裂的而是延续与发展的。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对“古典”的崇尚侧重于古罗马文化与文学,汲取了其中的政治理性意识。这种“政治理性”投合了当时欧洲人的“王权崇拜”心理,它在科学精神催化下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加深了人对宗教宇宙观与世界观的怀疑。古典主义文学中的“政治理性”体现了这一时期人对“人间上帝”的追寻,也体现了“两希”传统的新形态。


  18世纪启蒙文学借助“自然原则”张扬了古希腊—罗马的人本传统和近代科学理性,同时又从道德意识的角度使宗教理念世俗化,使古希腊—罗马式的人本意识在希伯来—基督教人本意识的牵引下向着道德理想的方向提升,从而形成了基本稳定的“两希”人文传统的现代构架:既张扬自我,重视个体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又寻求道德律令对自我的约束,寻求理性与原欲、灵与肉、个体生命的自然欲求与社会道德律令之间和谐统一的“自由”境界。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近代“人道主义”范畴。这说明,“人道主义”乃“两希”文化传统融合之产物,其中蕴含着古希腊—罗马世俗人本意识,也蕴含着希伯来—基督教宗教人本意识。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价值观念总体上属于近代范畴,但已孕育了现代文化基因。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人的自由生命的热切向往,“回归自然”的境界乃人的自由观念与生命意志之寄托。浪漫主义文学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丰富而纤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满扩张意识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理性束缚的个性主义愿望,使西方文学的人性意蕴与人文传统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充溢着被文明压制下的人的自然欲求和生命意识。同时,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带有非理性色彩。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力图通过文学创作细致地展示物化社会人的生存现实,深入地解剖物欲驱动下人的心灵世界的千奇百怪,从而警告世人:不要在“物”面前失去人的自尊和人的天性。在现实主义文学中,人总是既被物化又反抗物化,他们犹如处在物质世界的“炼狱”之中,在经受心灵的磨难之后,有的向“天堂”飞升,有的则向“地狱”沉落,人性处在高扬与失落的十字路口。在这些“人”身上,既有强烈的自然欲望和生命意识,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又始终受制于道德理性的规律,灵魂深处蕴积着灵与肉、善与恶的冲突而生的心理张力。


  在自然主义文学中,为现实主义作家所疑虑的人的“动物性”被看成既定的科学事实,生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被用来解释人的私欲、“恶”以及永恒的破坏力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以前文学中那高贵的“人”的形象,从神圣的理性殿堂跌入到动物王国。


  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把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灵与肉、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母题推向深入甚至走向极端,蕴含着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表现出对传统的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本意识的一种反拨,也显示了西方文学在“人”的观念和人文传统上的新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的作家都是非理性的崇拜者。特别值得重视的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许多作家又热衷于追求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理性”与“上帝”,表现出西方文学中人文传统观念的又一新趋向。这是传统人本意识在更高意义上的回归[2]。


  历史是断裂的碎片还是绵延的河流?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关涉到“文学史观”乃至是一般历史观的科学与否。不用说,国内学界在文学史乃至是一般历史的撰写中,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反科学倾向,在西方文学史教学和教材编写中也不例外,一味强调“斗争”而看不到“扬弃”,延续的历史就被描述为碎裂的断片:20世纪现代主义与19世纪现实主义是断裂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断裂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是断裂的,古典主义与文艺复兴是断裂的,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是断裂的,中世纪与古希腊—罗马是断裂的。这样的理解脱离与割裂了西方文学史发展的传统,也就远离了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土壤,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把握住西方文学中人文传统与思潮流派深度关联的本原性元素。其实,西方文学因其潜在之人文传统的延续性及其与思潮流派的深度关联性,它的发展史便是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而不是被时间、时代割裂的碎片。因此,从人文传统和思潮流派的更迭演变入手解说与阐释西方文学,深度把西方文学发展的“红线”与“基脉”,就切中了西方文学的精神实质,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有了学理的前提与根基,而这恰恰是我们所缺乏或做得不够深入的[3]。


  西方文学思潮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在西方文学中的历史流变论文


  阿韩君(1992.10.18),女,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语言学(郑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唯美学者作为西方文艺运动的先锋,高举“为艺术而艺术”的旗帜,在欧洲大陆上掀起一股美学风尚。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美学主张的碰撞使其逐渐摒弃传统的美学主张,接纳新的美学思想,最终发展成为纯粹的艺术理论。这些美学理论中不仅包含艺术的独立性与无功利性,更融入了艺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性。此外,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唯美主义还显示出内在的矛盾性。本文试图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在西方文学中的整个历史流变过程进行详尽描述,并做出客观评价,指出其内在的矛盾性,从而给现代美学发展以启示。


  关键词: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历史流变;现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I206


  1.引言


  目前在文学领域,人们对于唯美主义仅停留在浅层的理解上,将它定义为19世纪末期兴起于英国的关于美学的文艺思潮。然而,这样的解释很难经得起后世对唯美主义的起源与思想内涵的细致推敲。面对这种文学困境,本文试图在唯美主义的历史发展脉络中,探究从萌芽期到衰落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美学主张,梳理各个美学观念的内在联系,从而归纳出唯美思潮的典型特征。此外,在对美学艺术层面的探究上,本文又从美学家对于个体生存价值的认识的转变中,挖掘出另一条思想脉络,来探究唯美主义文艺思潮中人文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为文学研究者开创出全新的视角,诠释美学的社会价值。


  2.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流变探究


  多数学者遵循传统的时间脉络,来梳理此文艺思潮的流变过程。这属于典型的按照历史自然观的方式梳理,虽涉及唯美主义的主体“人”,却对其深层思想的论述不够全面。因而,本文尝试加入“思想观念”这一新脉络,探究“唯美主义”所体现的从上帝的美学,到理式监控下的感性认识,再到浪漫主义中的感性主义,最后到纯粹的感性主义的转变过程。这样,时间顺序上的显性自然历史顺序与思想逻辑上的隐性人文历史顺序完美结合,更利于文学研究者发掘出西方美学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


  2.1时间观念上的流变


  大多学者认为唯美主义源自德国的古典美学。然而,考究古希腊的文化史,我们可以发现唯美的文学形式与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无彰显出人们对于纯粹美感的追求。因此,唯美观念的雏形要比学者平时所说的德法美学要再早上几百年。


  首先,古希腊文“aisthesis”可看做是Aestheticism(唯美主义)的词源,其感觉的意味本身和唯美主义所展现的主观情感与唯心倾向具有相通性。以此为基础,德国美学家鲍姆加登在其代表作品《美学》中率先提出“唯美主义”,用于论述文艺上有关美的感受。其次,柏拉图的美学著作对于艺术美的内涵的论述可谓是美学思想的基石,尽管柏拉图表达的较为隐晦。他指出:美不是有用,不是恰当,不是视觉和听觉的快感,也不是有益的快感[7].柏拉图试图用一系列的否定来剔除美与其它事物的关联,从而突显出美的艺术独立性。这种美的排他性直接启蒙了后代德国的美学大师康德。在柏拉图关于美学阐释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艺术的自律性与非功利性,表明对美和艺术的审视应该具备主观性立场,且美不应被强加任何利害关系,而应体现一种感官上的愉悦。后来,这种德国的古典美学思潮经由斯塔尔夫人《论德国》(1818)这一著作传入法国的文艺界,并逐渐形成一种美学风尚。同时,“L’artpowrL’art”的口号被法国哲学家概括为“ArtforArt’ssake”(为艺术而艺术)在法国文艺之都上如号角般响亮地吹起,宣示着“美”的文艺时代的到来。


  紧接着,19世纪初法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戈蒂埃恰听到了时代对于唯美主义新的诉求般,适时地披上浪漫主义的华丽外衣,响应美学思想的号召,率先用切实的文学创作践行着“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尤其是他为著作《莫班小姐》(1835)所作的《序》更堪称是唯美主义的宣言。在《序》中,他详尽地阐释了“艺术是为艺术本身的目的服务的”以及“艺术与道德无关”,指出艺术在本质上拥有独立自主的界定性,这种独立性是与任何理论信条,世俗利益相隔离的。由此可以看出,戈蒂埃眼中的美学是一门抽象出来的艺术,与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无关。紧接着,50年代爱伦.坡《诗歌原理》的传入启蒙了另一位伟大的法国唯美主义诗人,波德莱尔。《诗歌原理》中所论述的有关诗的理论和实践为波德莱尔指明了新方向。他指出“真实与诗歌毫无关系,诗除了自身之外并无其他目的,艺术与道德无涉”的唯美主义观点[2].从某种程度上,他批判性地吸收了戈蒂埃以及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观念。其代表作《恶之花》在前人的美学思的影响下极具个人创新特色的一部美学著作。在文中,他运用象征手法,从丑恶中提炼中美感。这看似是一种语义上的悖论,而实际上正体现了美的抽象性与包容性,是对艺术概念的一种全新的阐释:即艺术上的美感与世俗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美的评价不同,一切出于感性的表达都可看做艺术,无论丑陋,残疾,或病态,甚至堕落,都应该包含在内,而不受社会标准的评判制约。


  随后,波德莱尔《恶之花》中关于“挖掘丑恶中的美”的阐释丰富并发展了唯美主义文艺思想,将法国的唯美主义推向高潮。1848年,先拉斐尔兄弟派的成立标志着英国唯美主义运用的兴起,以《萌芽》为主要的文学阵地[4]。作为先拉斐尔派的艺术先锋,罗赛蒂,斯温伯恩,莫里斯,佩特等人掀起了英国唯美主义的第一次高潮。首先,但丁.罗塞蒂运用灵肉结合的绘画技艺,突显画作的朦胧美感。紧接着,1868年,斯温伯恩在其散文《威廉.布莱克》中引介了法国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热情宣告艺术的独立“艺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成为宗教的婢女,责任的导师,事实的女仆,道德的先驱...首先是为艺术而艺术,然后我们才可以为它添加其它任务[3]。”从这个角度来看,斯温伯恩如同一位勇猛的战士,手握锐利的战笔,为艺术的纯粹性扫除所有神秘主义的,道德的,宗教的世俗障碍,维持至上的艺术。除此之外,莫里斯作为具有极强社会责任感的美学革命家,也极大地推动英国唯美主义运动向前发展。在美学的主张上,他继承和发展了罗斯金的“艺术与道德有关”的美学思想,并将尖锐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病态社会。传统宗教的衰落,商业化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阶级势力的集中,劳动工人超负荷的工作,使整个社会呈现出精神匮乏,艺术纯洁性丧失的病态。面对这种现状,莫里斯以一个改革家的姿态出现,试图采用生活艺术化的方法,治疗当时不健全的社会心理。尽管有人认为,从其强调“艺术与道德密切相关”来看,莫里斯不能称之为纯粹的唯美主义者。然而,其艺术实践对于唯美主义诗学构建文化语境以及唯美主义诗学新问题的呈现上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其次,英国唯美主义的第二次高潮由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奥斯卡.王尔德掀起。作为后起之秀,他在汇集诸多美学主张的基础上,发挥文学家批判性的艺术鉴赏力,融合贯通了作品中蕴含的文艺学家各自的文学思想,将其化作一股文艺思潮的洪流,推至美学艺术的巅峰。这些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如《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1890),《道连.葛雷的画像》(1891),《快乐的王子》(1891)等。其中,第一篇主要用于阐释其批判性的美学观点,如文学的自律,独立性与个体主体性。在第二篇中,王尔德对主人公道连.葛雷的悲剧命运的安排,宣扬其“艺术高于生活,生活模仿艺术”的美学主张。王尔德将自己对于艺术的崇尚化分成三股力量,分别赋予在剧中的三个人物上,展现对美的消费,对美的捍卫以及现实对美的摧残,从而突显文学艺术对人生的重要作用。在《快乐的王子》中,他运用王子将身上的宝物去救济穷人的善行来体现艺术的现世价值,从而反衬现实社会的黑暗。这种艺术的形式美与艺术内在的价值相互契合,实现艺术的统一性。因此,王尔德观念中的艺术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且在文学作品中追求人物形象,语言形式以及故事情节的完美呈现。


  最终,西方唯美主义于1895年在王尔德诉失败的诉讼中落下帷幕。经历近百年的流变,唯美主义思潮由最初的涓涓细流逐渐融入新的力量,最初转变为涌动着“为艺术而艺术”浪潮的汹涌澎湃的大海。如此宏大的文艺潮流衰落了,却并不意味着其将凭空消失。不妨将其理解为浪潮自此归于悄无声息的宁静,或是重新被分成无数的支流,流向瞻仰西方艺术已久的渴望美学思想熏陶的东方世界。1908年,一群拥抱美学热枕的日本青年艺术家勇敢地从英国美学家的手中接过“为艺术而艺术”的伟大旗帜,继续践行纯艺术的伟大实践。他们以《新思潮》与《三田文学》为主要的文学阵地,开始了“反传统,追个性”的唯心主义的美学战斗。紧接着,唯美主义在两股思潮(英国唯美主义与日本唯美主义)的推动下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前后,大量的美学著作被译成汉语,传播其美学主张,尤其是传道士王尔德的美学作品,如《莎乐美》,《理想丈夫》。随后,中国青年文学家出版大量的美学述评,用于研究美学理论的精髓,如《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王尔德评传》等。直至30年代初,由于相近的社会现状与地理位置,在日本刮起的唯美主义春风吹到了中国广袤的文学大地上,形成一股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热。这股热流与此时已达到白热化程度的“王尔德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唯美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鼎盛期[6].因此,我们说西方唯美主义的火焰尚未熄灭,而是化成柔和的微光照亮了贫瘠的东方美学世界,为东方文学爱好者带去心灵启迪。


  2.2思想脉络


  追随以上各个时期的美学家所阐释的美学思想,我们似乎隐约看到了另一条思想脉络:即神学--理性主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感性修正理性--完全感性。不妨选取几个唯美传教士的美学主张为焦点,将其思想串联起来,构成高度紧密且逻辑性极强的线条。


  首先,佩特对于传统宗教意义上的“此岸--彼岸”说法的挑战可谓是从思想源头上纠正了唯美主义下世俗价值观的偏离。追溯西方古代史,上帝扮演着引导者与救世者的角色,成为现世人们心中美的化身。这种对上帝美的审视实际上体现的不是真正的艺术上的美,因为它不具备普遍性与独立性,属于一种狭义上的对美的感知。殊不知,人们所信奉的“上帝美”正显示了其思想上的束缚与被动性。因为人们将注意的焦点或是内心所有的希冀全部投射给了上帝,所以人们美的概念中其实是排除了对自身美的价值的。直到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人们才试图从没有任何精神寄托的情况下寻求新出路,也才真正开始思考自身的情感意志。尼采怀抱美学的哲学思想,呼吁人们通过唯美的艺术拯救自身。这种新的理念更属于一种哲学上的反思,即理性与宗教谋杀了人的个体生命价值。


  紧接着,柏拉图对于“感性的认识应该依从与理势”的说法,也体现着唯美主义的局限性。其理念中的美是在逻辑关联下构建起来的立体美:即以个体的美为出发点,逐渐与其他个体的美融合,最终形成整体的共美状态。这种观念实际同“上帝美”一样是理性权威控制下对生命个体美的有意偏离[5]。因此,我们说理性的监控同样压抑生命个体对于美的主观感受。


  随后,浪漫主义文学中开始焕发出感性的唯美主义光彩,强调个体感官上的自由愉悦。其中,济慈,雪莱作为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怀抱文学家批判精神,将唯美主义从理性的压控下解放出来,实现纯感性的美学。济慈提倡想象中的美感是无法超越的,正如想象中的音乐般,最为和谐美妙。再如,雪莱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塑造出给人间带来光明火种的叛逆英雄--普罗米修斯,颂扬其英雄美,展现个体的反叛精神。然而,浪漫主义者自由的情感的宣泄却显示出与现实社会的脱离性,因此最终不能摆脱宗教与理性主义的双重压制。所以说,浪漫主义中的唯美主义思潮,是一种“理性补充感性,感性纠正理性”的混合型思潮,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纯感性美学的到来。


  最后,英法美学理论的构建为纯艺术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从而使艺术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感性光芒。通过对时间脉络下英法唯美思潮的梳理,我们可总结出“为艺术而艺术”的以下几个典型特征:1)美是艺术的最终目的;2)艺术具有自主独立性3)艺术具有非功利性,与道德宗教无关。这种美学观不仅体现出艺术的排他性更体现在人类思想上的个人价值指向。因此,美和艺术的整个探究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人类思想的进步,从精神上依附于上帝,到着眼于自身的价值,可谓是伟大的思想跳跃。而这种跳跃恰是迎合社会发展的诉求,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3.结论


  综上所述,唯美主义由古希腊哲学到19世纪英国的“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运动,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衰落长期蜕变,最终成为美和艺术的完美代言。漫长的历史流变中,诸多美学思想的交融迸发出新的人性火花。本文对唯美主义历史流变的探究破除了传统的单一分析模式,结合时空上的多维度与思想上的连贯性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使唯美主义作为一种理论的立体感丰盈起来。除此之外,本文还对唯美主义做出客观评价,揭示其内在的价值与矛盾性,以期提供给现代审美以全新的评判尺度。此次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如对当代西方美学主义的研究未做细致分析,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略显薄弱。希望通过更加全面的文学知识的积累,完善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的流变探究。

相关文章

刺绣,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时尚感。本文将探讨刺绣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其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个性化的风格。

2023-09-07

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设计艺术是花卉观赏和园林美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增强园林的审美效果,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2023-08-31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