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期刊-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东西方文学论文5000字_东西方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0-11-09 11:32:00

  导读:东西方文学论文5000字应该怎么写?想必对于这方面的职业学者来说写作论文已经是尤为常见了,并且也都是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说证明自己的能力,本论文分类为西方文学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东西方文学论文50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东西方文学论文5000字(一):《威尼斯商人》和《窦娥冤》中的东西方文学反抗主题论文


  【摘要】文章阐述了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和中国关汉卿元杂剧《窦娥冤》的剧情。分析了《威尼斯商人》和《窦娥冤》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了其中共同蕴含的反抗主题:反抗的起因和走向;反抗的必然结果;反抗的社会意义。有助于加深对剧内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有助于深入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和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百姓对清官执政、自由生活和人性解放的追求。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窦娥冤》;反抗精神


  反抗指抵抗或反对,表现为对敌或对异己势力的不屈。现实社会中,由于意识形态与出身背景的差異,趋利避害的本能使人们对敌视自己的群体表示愤懑。东西方文学领域中不乏反抗主题,反抗内涵也不尽相同。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为新兴资产阶级发声,赞颂人间真善美,批判神学对人类自由思想的束缚,谋求人性解放。他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不仅描写了巴萨尼奥和鲍西亚的幸福爱情,还生动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犹太人夏洛克形象。他原本是威尼斯的犹太富翁,却在一场与基督徒的较量中,因其犹太身份而处于弱势,最终倾家荡产。尽管夏洛克的社会地位不及基督徒,但他身上具有突出的犹太人反抗精神。


  中国的元杂剧是元朝社会普遍认可的大众文化产品。以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等为代表的元代戏剧家将平民百姓的生活寓于戏剧之中,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矛盾。《窦娥冤》是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讲述地痞张驴儿因与窦娥成亲不得而以毒汤陷害蔡婆,后窦娥成为替罪羊含冤受刑而死。不甘冤屈的窦娥临刑前立下三桩誓言以表内心的愤怒,亦在死后化为鬼魂继续申冤,生动地展现了窦娥柔弱女子的反抗力量。


  《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和《窦娥冤》中的窦娥所表现出的人物反抗精神如出一辙。这两部戏剧在真实反映历史的同时,分别诠释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和中国封建时期百姓对清官执政、自由生活和人性解放的追求。本文将分析两剧中的阶级冲突,探究其中体现的反抗精神。


  一、《威尼斯商人》蕴含的反抗主题


  1、《威尼斯商人》反抗剧情


  《威尼斯商人》第一幕第三场中,夏洛克向安东尼奥签订借款契约时脸色平静,但内心早已燃起反抗和复仇的火焰,他旁白说:“我恨他因为他是个基督徒。要是我有一天抓住他的把柄,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向他报复我的深仇宿怨”。[1]夏洛克将他对基督徒的不满和愤恨映射在契约上,签订契约是他反抗的开始,他坚信到期还钱或违约割肉,二者必得其一。夏洛克契约中关于违约的惩罚条款是奇特的,对他这种只要肉不要钱的做法,基督徒们认为太残忍,曾规劝他放弃,而夏洛克内心非常坚定,认为这是基督徒不尊重契约、表里不一的表现。夏洛克忍辱负重苟且偷生的日子终于将迎来反击的“曙光”,如果能让基督徒也尝尝被打压的滋味,也算是夏洛克能获得的些许安慰。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时常出海经商,契约生效期间的沉船事故使其血本无归,这给夏洛克的反抗提供了机会。违约割肉在夏洛克心中已成为必然,他心中缠绕的怨愤终于能得以合法发泄。法庭上,基督徒提出筹集两倍的本钱偿还夏洛克,但他一心复仇,不顾众人的斥责,依旧坚守契约毫不松懈,认定再多的本钱也无法抵抗契约的法律效益,复仇之火早已燃尽他内心的本善。虽然法官给予夏洛克契约执行权,但法官机智的“割肉不滴血”的判决最终使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复仇化为泡影。夏洛克的坚持和反抗以失败告终,他不仅倾家荡产沦为流浪汉,还失去了自己原有的犹太教信仰,被迫改信了基督教。


  2、《威尼斯商人》反抗剧情解析


  夏洛克在法庭诉求契约的这段剧本被我国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200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收录。节选片段主要描写夏洛克在法庭不接受众人的规劝,而执意履行契约的故事。这种行为足以让中学生读者认为夏洛克是个铁石心肠的吝啬鬼。但结合整部剧情,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青年读者对夏洛克“铁石心肠”的标签,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度理解夏洛克这个饱受迫害的犹太人的报复心理。夏洛克坚持割肉固然残忍,但背后的原因却让人对这位犹太人产生怜悯——他的“冷酷”并不是与生俱来。


  16世纪,意大利同时存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两类信徒群体,基督教占据统治地位,犹太教由于不承认耶稣的救世主身份而长时期被基督教徒排斥。2004年美国拍摄的同名电影《威尼斯商人》生动地展现了基督徒对犹太人的施压。犹太人上街基本都佩戴红帽子,因此犹太人的身份极易被基督徒识别。红帽子并非装饰品,而是犹太人的标签,他们在街头向基督徒善意的问好打招呼也会招来对方的一记耳光。基督教徒对犹太人施压,使犹太人深陷困境而无法自由生活,唯一的生存道路就是放高利贷。而基督徒放贷不收利息的做法直接打压了犹太人的生存空间,犹太人的境遇愈发困窘。身为犹太富翁的夏洛克正是被打压的典例,虽财富满贯,却无法支配自己的财产;他与女儿的关系也不大和睦,在本不幸福的生活中时刻面临家庭破裂的危险。基督徒安东尼奥与夏洛克接触较多,在安东尼奥的眼中,夏洛克是一个卑微的异教徒,不值得好言相待,且认为辱骂殴打夏洛克是正确的。[2]这种阶级背景导致了夏洛克在威尼斯的卑微地位,也孕育了他的反抗心理,催生了他与安东尼奥违约割肉的奇特契约。


  夏洛克失败的直接原因在于,女扮男装的法官鲍西亚是基督徒,自然站在安东尼奥一方,夏洛克则认为法官是一位博学多才公正的经学博士。基督徒法官支持“正义”的策略利用了夏洛克复仇的心理,使他跌入割肉不流血的文字游戏圈套。这当然无法实现,夏洛克又无法违抗这一判决,再要回两倍本钱的反悔已毫无意义,正是他自己所求的“正义”将他从主动反败为被动。夏洛克精心策划、期待已久的反抗由一个借款契约开始,也因契约的不合理、不人道而失败,结果反倒使他在基督教主宰的法庭中败诉,他的偏执反抗导致他一无所有。


  结合当时威尼斯的社会背景,反犹主义在基督教统治区普遍存在,即便夏洛克抓住了契约的机会,也不可能实现复仇的计划。由于居住地分散和政治地位缺乏,犹太人作为“上帝的选民”一直被视为“永恒的外邦人”,不断被奴役、被驱逐。[3]在基督徒眼中,犹太人似乎天生就是世界的毒瘤,是不合理的存在。犹太人的社会活动受到严重限制,法律只为他们留下有限的、遭人鄙视的可为之事。在宗教冲突和生活的双重压迫下,犹太人作为下等人存在于基督教世界中。回看夏洛克法庭对峙的剧情,他是在场的唯一的犹太人,而公爵、法官和围观群众皆是基督徒。基督徒作为统治阶级,出台的法律自然首先考虑基督徒的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已形成固若金汤的反犹城墙。夏洛克的反抗在没有社会支持的情况下,注定无法攻破基督徒的防线,无法坚持他的诉求。


  二、《窦娥冤》蕴含的反抗主题


  1、《窦娥冤》反抗剧情


  中国元杂剧《窦娥冤》也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反抗精神。女主人公窦娥家境贫寒,其父窦天章为抵债把七岁的窦娥卖给蔡婆婆做童养媳。蔡婆婆以放高利贷为生,她和窦娥上门讨债时遭遇危险,被路过的张驴儿父子相救。张驴儿父子趁人之危,趁机想迎娶窦娥和蔡婆婆。蔡婆婆坚守“滴水之恩涌泉以报”的传统观念,将张驴儿安顿在家中留宿,却未料她报救命之恩的善举转变成为被要挟的不利境地,导致劫难。张驴儿的出现成为窦娥命运多舛的转折点,她对不公命運的反抗也由此开始。


  窦娥在张驴儿留宿期间表现出对强制嫁人的愤怒,甚至一改孝敬之常态,责备蔡婆婆固执的报恩做法。张驴儿性情跋扈,得寸进尺,窦娥名正言顺的抗拒成为他进一步施压的把柄。最终张驴儿投毒谋杀蔡婆婆,不料却毒死了他的父亲,最终嫁祸窦娥。


  刑场上窦娥问心无愧,坚持自己的清白。她命途多舛,受诬蒙冤,前有张驴儿无礼的刁难,后有衙门刑讯逼供。此时窦娥的反抗已升级为与衙门所代表的统治者草菅人命、无视真相的黑暗之间的反抗。窦娥不忍就此被冤屈而死,遂立下血染白绫、六月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三桩誓言,这也成为窦娥死前最后的无力反抗。


  窦娥死后化为冤魂继续向父亲窦天章诉冤,反抗不公的判决。此时的窦父已仕途显赫并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公事公办的作风为他争取了较高的威望。此时窦娥冤魂的反抗升至高潮,终于等到了明辨忠奸的官员公正的判决。在窦天章的帮助下,真凶张驴儿被绳之以法,窦娥最终得以平冤。


  2、《窦娥冤》反抗剧情解析


  纵观剧情,窦娥的反抗有三个阶段:她对张驴儿逼婚的反抗、她对衙门昏庸断案的反抗、她对含冤而死命运的反抗。她的反抗既柔弱无力,又惊天动地;既失败也 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她作品要比中国、日本的作品翻译成英语更适合英语国家的读者。


  虽然诺贝尔文学奖历年也有很多非英语语种的作家作品获奖,但是从语言与翻译这一个侧面,体现文学翻译的重要性。


  文学的翻译作品,其实就是用另一种语言将文学作品再加工制作的一个过程。翻译对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经典的文学翻译历来注重对作家叙事风格的把握以及对文本语言的细致考察。优秀的翻译使作品生命力在异域得以延续并获得“重生”,而蹩脚的翻译则无异于对原作的“谋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作品的成功传播在于莫言作品的翻译者都是热爱中国文化、语言能力出众、翻译经验丰富的汉学家及翻译家。莫言的作品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的译者们为树立他的国际声誉做出了杰出贡献。莫言作品的英文翻译者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葛浩文(HowardGoldblatt),葛浩文熟悉中国文学,因为他翻译过大量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数量之多海外汉学家中无人可比。


  村上春树的作品也有大量的英译本和其他语种的译本,但是这些译者和译本的水平和质量如何,是否会影响到他的获奖呢?这些都是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关文章

刺绣,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服装设计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时尚感。本文将探讨刺绣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其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个性化的风格。

2023-09-07

园林花卉配置的色彩设计艺术是花卉观赏和园林美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色彩设计,可以增强园林的审美效果,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

2023-08-31
100%安全可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 不成功全额退款